摘要:作为能源巨头山能集团,正在加速整合手中资产。4月8日,集团旗下兖矿能源公告拟以140.66亿元拿下集团权属公司西北矿业的控制权,超百亿的资产腾挪之下,隐现万亿山能集团加速资源整合的谋划。
作为能源巨头山能集团,正在加速整合手中资产。4月8日,集团旗下兖矿能源公告拟以140.66亿元拿下集团权属公司西北矿业的控制权,超百亿的资产腾挪之下,隐现万亿山能集团加速资源整合的谋划。
兖矿能源再拓煤炭资源版图。
4月8日晚间,兖矿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能集团”)权属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简称“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
据悉,西北矿业下辖12家煤炭企业,持有14宗矿业权,2024年1到11月,商品煤产量为2861.82万吨,实现营收157.81亿元。此番兖矿能源若能顺利将西北矿业收入麾下,有利于减少公司与山能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公司的煤炭资源储备得到增厚,盈利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实际上,兖矿能源在并购扩张方面向来舍得“花钱”,近两年公司已经豪掷数百亿,先后通过收购控制了鲁西矿业、新疆能化、Highfield Resources Limited(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简称“高地资源”)、物泊科技等公司,所涉行业包括煤炭、钾矿、物流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兖矿能源的控股股东山能集团是由原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合并而来,合并之后,集团也一直在进行资源专业化整合。除了多次向兖矿资源注入资产外,山能集团还在电力板块、物流板块等,通过吸收合并、产权划转等方式整合了多家公司。
斥资百亿收购西北矿业
据兖矿能源4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收购淄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15.62%股权、龙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5.58%股权、新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2.56%股权、肥城煤业所持西北矿业2.24%股权。总转让比例为26%,转让总价格为47.48亿元。
同时,公司拟以现金向西北矿业增资93.18亿元,其中25.51亿元计入注册资本,67.6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西北矿业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加至75.51亿元。
本次转让及增资完成后,兖矿能源共出资140.66亿元,取得西北矿业51%的股权,获得后者的控制权。
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能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兖矿能源52.83%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本次交易的股权转让方淄矿集团、龙矿集团、新矿集团、肥城煤业均由山能集团100%持股,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据悉,西北矿业于2021年12月成立,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业务,煤化工、矿井专业化、选煤厂运营、矿用设备维修、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服务等煤炭相关产业链业务。
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4年11月30日,西北矿业总资产账面价值为301.89亿元,评估价值为419.64亿元,增值率为39.00%;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4.87亿元,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52.63亿元,增值率为87.31%。
目前,西北矿业本部及其控股子公司中,共有12家煤炭企业,持有14宗矿业权(包含12宗采矿权、 2宗探矿权)。总核定产能6105万吨/年。西北矿业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份,商品煤产量分别为2950.29万吨、2833.81万吨、2861.82万吨。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份,西北矿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5.52亿元、159.18亿元。15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3亿元、14.2亿元、12.29亿元。
对于交易原因,兖矿能源表示,西北矿业是山能集团在西部的区域总部,承担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部分区域的煤炭业务运营等职能。通过本次交易进行煤炭资产注入,有利于减少公司与山能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还可以增厚公司相关地区的煤炭资源储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本次交易完成后,兖矿能源评估利用口径资源量增加约63.52亿吨,可采储量增加约36.52亿吨,商品煤产量增加约3000万吨。
同时,双方还设置了业绩承诺,西北矿业承诺公司2025-2027年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71.22亿元。根据该业绩承诺预测,本次交易对价市盈率约为7.7倍,显著低于兖矿能源4月8日收盘8.8倍的A股市盈率。可以说兖矿能源以较低估值锁定了优质资产。
兖矿能源的并购之路
在并购扩张上,兖矿能源一向舍得下“血本”。
具体来看,2023年,兖矿能源刚完成对同样是山能集团权属公司的鲁西矿业、新疆能化51%股权收购,交易总金额达264.31亿元。
这两家公司的核心资产同样为煤矿资源。根据兖矿能源年报,2024年,公司共生产商品煤1.42亿吨,其中,鲁西矿业的商品煤产量为1225.1万吨,新疆能化的商品煤为2011.7万吨,分别占总商品煤产量的8.6%、14.11%。
2024年7月,兖矿能源公告拟以资产注入和不超过0.9亿美金现金认购的方式,获得高地资源的控制权,后者的主营业务为钾肥项目开发,核心项目为西班牙北部的一个钾盐矿在建项目,拥有钾盐资源量约2.8亿吨。
除了矿产资源之外,兖矿能源在装备制造、物流方面也有落子。
2024年3月,公司公告拟以3216.9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5.47亿元)收购SMT Scharf AG的52.66%股权,以延伸公司矿用设备板块。同年6月,兖矿能源再次披露,公司拟出资15.55亿元取得物泊科技45%股权,以提升公司智慧物流产业竞争实力、发展速度及整体数字化水平。
粗略估算,兖矿能源2023年以来的这几次收购总金额就超300亿元。
不可避免地,兖矿能源的负债压力持续上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末的56.7%上升至2024年末的62.9%;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从589.2亿元减少至223.42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上有货币资金383.45亿元,短期借款为76.9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18.38亿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兖矿能源不断进行融资活动。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年内,矿能源已通过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290亿元。
此外,近年来兖矿能源的业绩波动频繁。2023、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500.68亿元、1391.2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3.31%、7.29%;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44亿元、144.2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9.61%、28.39%。已经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降。
具体来看,煤炭相关业务仍占兖矿能源收入的大头。公司2024年煤炭业务实现营收916.25亿元,同比下滑10.19%,占总收入的65.86%;煤化工业务实现收入252.23亿元,同比下滑,4.45%,占总收入的18.13%。
万亿山能集团资源整合
能豪掷数百亿四处买资产,兖矿能源的底气或许还来自“靠山”。
资料显示,山东能源集团以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集团拥有权属企业608家,其中8家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02万亿,营业收入达8560亿元。据官网介绍,公司位居中国煤炭50强第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3位,世界500强第75位。
而说到这家“巨无霸”集团的来历,还要追溯到2020年 。
2020年7月,原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宣布联合重组。原山东能源集团是由新汶矿业、枣庄矿业、淄博矿业、肥城矿业、临沂矿业、龙矿集团六家公司重组建立。兖矿集团则是“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煤炭企业”,且早早地将煤炭生意做到了国外,其旗下的兖煤澳大利亚是首家在澳交所与港交所两地上市的中资国有企业。这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才有了如今的山能集团。
重组完成后,山能集团“大”而“杂”,权属企业众多,因此,集团在推动资产资本化之余,还在不停进行资源整合。
具体来看,一方面,集团持续推进资产证券化。在2020年9月和2021年4月分别将旗下山东玻纤和新风光送上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山能集团将资产注入已有的上市公司,例如上文提到的将鲁西矿业、新疆能化、西北矿业注入兖矿能源。
另一方面,集团的非上市公司也在通过吸收合并、产权划转等方式进行新产业相近板块的整合优化。
例如,据山能集团微信公众号,集团在2022年10月28日,整合重组48家权属企业,成立电力集团,承担新能源与电力板块业务。2024年,为了物流贸易板块整合,集团权属企业枣矿集团将其所持枣矿物产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山东能源集团营销贸易有限公司。
在此背景下,山能集团此次将煤矿资产注入兖矿能源,不仅符合山能集团整合资源的动向,还能增强兖矿能源的“实力”。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