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金宏宇教授、中南大学中文系易斌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汇校本丛书” 第一辑共十七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第一辑 十七册)
金宏宇 易彬 主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近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金宏宇教授、中南大学中文系易斌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汇校本丛书” 第一辑共十七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结项获评“优秀”;并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获得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
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
文本演变史研究"结项成果
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第一套大规模的汇校本丛书,选取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14位诗人的17部经典新诗集,在初版本的基础上,参照其历史以来的诸多版本,进行多版本的整理和汇校,为现代新诗的研究提供经典文本,同时也展示这些新诗集的文本变化和版本演变的全过程,是研究中国现代新诗的基础性工程的成果结集。
本丛书以“踏勘新诗历史,演绎版本风云,领略异文奥妙”为汇校旨趣,精选文本、广搜版本、梳理流变、校勘异文,致力于打造“众本皆备”的现代经典新诗集的“新善本”。丛书以版本叠加与异文汇校的形式呈现了现代经典新诗集的演变(成长或退化)史,折射出现代诗人在文本修改背后的心灵嬗变,因此其出版的意义有三:
一是助力于经典新诗集的再传播、认识与深化研究,推动现代新诗研究的实证性倾向与史学化转向。
二是为其它人文学科,诸如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出版学、校勘学、目录学等,提供材料、证据与资源。相关学科可从自身学科方法与需求出发,对汇校本进行材料取舍和自足研究。同时,版(文)本演变研究亦可以汇校本为基础,借助其它学科资源完成科际整合研究,促进现当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三是汇校本丛书可以更新和激活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形成一种对观性阅读,使阅读具有玩味性和研究性,提升普通读者的欣赏水平和理想读者的思考能力,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及文学生活。
《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第一辑共十七册,具体包括:
·《尝试集》(胡适著,向阿红汇校)
·《草儿》(康白情著,向阿红汇校)
·《蕙的风》(汪静之著,向阿红汇校)
·《星空》(郭沫若著,孟文博汇校)
·《志摩的诗》(徐志摩著,向阿红汇校)
·《昨日之歌》(冯至著,向阿红汇校)
·《我底记忆》(戴望舒著,向阿红汇校)
·《梦家诗集》(陈梦家著,向阿红汇校)
·《烙印》(臧克家著,向阿红汇校)
·《鱼目集》(卞之琳著,向阿红汇校)
·《十四行集》(冯至著,王彪/王艺臻汇校)
·《给战斗者》(田间著,王彪/李坤霖汇校)
·《预言》(何其芳著,王彪/张岚媗汇校)
·《夜歌》(何其芳著,王彪汇校)
·《赶车传》(田间著,王彪/卢妍如汇校)
·《王贵与李香香》(李季著,王彪汇校)
·《马凡陀的山歌》(袁水拍著,王彪汇校)
主编简介
金宏宇,武汉大学文学院弘毅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文本周边》《现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系列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
易彬,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新诗研究。主持“穆旦诗编年汇校”等国家课题四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穆旦研究系列”“彭燕郊研究系列”以及《文献与问题: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论衡》《记忆之书》等著作十余种。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图文编辑 吴蒙蒙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阳继波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