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104%的关税重锤砸向浙江外贸链,从义乌小商品城的档口老板到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白领家庭,都会受其潜在的影响。
4月9日,看到新闻说:美对我们国家征收104%的关税。
我想了想: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浙江这边的家庭。
这里太多的小老板和企业家,是做外贸生意起家的。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果104%关税持续,浙江家庭,应该如何应对?
当104%的关税重锤砸向浙江外贸链,从义乌小商品城的档口老板到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白领家庭,都会受其潜在的影响。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美国对华关税清单中,浙江出口依存度高达16%的机电、纺织产品首当其冲。在杭州某外贸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的刘姐告诉我:“公司开始实行四天工作制,中层降薪20%已成定局。”
在104%关税下,普通家庭可以做的2件事:
(1)现金为王: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多囤钱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
(2)债务瘦身:有能力的,可以还一些存量房贷,暂停装修、购车等大额支出。
有一个宁波服装商叫陈总,他将滞销的出口款剪标转内销,通过抖音直播日销百万。这场关税战正倒逼出浙江人的“基因觉醒”。
对浙江人也是如此,其实转型风口肉眼可见。
1、第一个方向是跨境电商
杭州某机构“TikTok运营课”报名排到三个月后,掌握选品、投流技能的中级运营月薪可达1.5万。
2、第二个方向是银发经济
杭州某养老护理培训基地爆满,持证护理员时薪从35元涨至60元,杭州家庭平均养老支出年增18%。
(3)第三个方向是转向县域经济,往中欧大陆开拓:比如义乌小商品城上线“中东跨境直播基地”,卫浴产品通过TikTok直卖迪拜,利润率从3%飙至22%。
新环境下,找到新的产业机会,好好工作努力生活。
当美国车厘子涨价45%,杭州宝妈李婷发现海南荔枝每斤便宜8元;当特斯拉Model Y涨价15%,她果断入手享受“关税补贴”的比亚迪汉EV。
一方面,可以用国货最替代:把原来的进口护肤品,换成国产品牌,国外的咖啡啥的也可以换成国产的,味道都差不多。
另一方面,延迟满足,换车计划啥的,可以再等等:将30万购车预算转为3年期大额存单,1688批发平台采购文具玩具成本再降40%。
在嘉兴经营五金厂的老王算过一笔账:关税导致出口订单锐减30%,但通过转型光伏支架配件生产,毛利率反而提升8个百分点。
类似的道理:
宁波某企业通过“土耳其贴标+欧盟认证”,将卫浴产品利润率提升22%;
杭州某科技公司研发的AI设计系统,让纺织品转型中东定制款利润翻8倍;
义乌试行“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通关模式,物流成本直降15%。
新环境下,依旧有一些可以尝试的机会。
来源:涵子君讲金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