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是#陪你读国学 栏目,观国学智慧,品人生百态,国学太“重”,陪你轻轻读~
这里是#陪你读国学 栏目,观国学智慧,品人生百态,国学太“重”,陪你轻轻读~
历数著名的孔氏、钱氏和范氏等兴盛了百千年的大家族,发现一个规律:大家族都重视读书。
范仲淹就依靠读书逆袭,还开创了一个延续千年的家族——范氏家族。
范仲淹虽出身名臣之后,但很小父亲就死了,于是跟随母亲改嫁,过着寄人篱下的清苦日子。
长大后,为了转变处境,他昼夜苦读,睡觉都没有换衣服,顿顿腌菜配粥,也毫不抱怨,一心扑在读书上。
最后,他也得偿所愿,成为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图源:内部供图
范仲淹告老归乡后,认为: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便把赏赐的千亩田地私产,全部捐出,设立义庄,供族中子弟免费读书。
他去世后,族中子孙纷纷效仿他的行径,捐出自己的田产,最终把义庄扩充到了5300亩之广。
也正是依靠这些无私的田产,单单在两宋时期,范氏家族就为朝廷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80名状元和400名进士。
很多人寒窗苦读数十年,都未必能中秀才。
千万个家庭中,也才能托举出一位进士。
而只范氏一个家族,就为国家输送近五百个人才,不得不佩服范仲淹思虑深远。
范氏家族子弟也很齐心,协力将家族从宋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竟有近千年,一直是其他家族效仿的典范。
图源:内部供图
反观徽州著名富商胡来富,靠卖豆腐发家后,便仗着家产无数,得意忘形起来。
认为钱能打点一切,根本看不上读书这件苦差事。于是放任儿子在外胡作非为,却不知世间一切皆有因果。
在他的纵容下,儿子最终犯下了杀人的祸端,被判刑处死,而家族也逐渐衰败下去。
这时,胡来富才幡然醒悟:读书人家穷不久,不读书人家富不长。
为了铭记教训,他请来一位教书先生,写下了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可惜,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了凡四训》言: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意思是,富贵的时候,要未雨绸缪;处于顺境时,要多想险境;就算衣食富足,也要勤俭持家。
这是袁了凡对后代子弟的告诫,也是他一直贯彻的生活习惯。即使后来当了官,有了钱,穿的衣服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十分简朴。
这是因为他深知:勤俭,才是家族延续的良方。
图源:内部供图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在开头时,就用了大量篇幅渲染国公府贾家的富贵和豪华。
府中的公子、小姐吃喝用度无一不讲究,简直奢靡到极致。
当手握富贵时,贾府子弟不是想着怎么未雨绸缪,而是不断消耗祖辈积累的福荫。
他们不是依靠权势,卖官鬻爵,谋取私利,还暗中藏匿罪臣的钱财,异常嚣张。为了展现权势,还耗费巨资,建造了大观园。
他们沉迷于眼前的富贵中,却不想危险已经悄悄到来。
图源:内部供图
皇帝对他们的奢靡早已不满,借了个由头,就将贾家抄没 。
贾府上下,无人幸免,男子一律处死,而女子则被发卖为娼妓,结局十分悲惨。
古言: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曹雪芹用贾府抄家的事告诉我们:奢靡,只会加速家族的衰亡。
图源:内部供图
曾国藩作为大清第一权臣,担忧子弟借着他的权势,作威作福,败坏家族。
于是,他以身作则,平时饮食简单,衣服也只穿粗布做的,还亲自写下了治家家训。
这第一条家训就是,子孙一定要“勤俭”。
而曾家子孙也不负所望,即使家财千石,也不追求奢华,反而很珍惜一粥一饭,平日的穿着也很朴素。
也正是勤俭的家风,使得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八代子孙中竟然无一“败家子”。
《了凡四训》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袁了凡认为,如果一个家族平日就注意积累善行,那么福报终有显现的一天。
为此,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发生过的事,其中就有官员谢都事。
明朝的匪患很多,谢都事在搜剿土匪时,暗中保护了一万名无辜的百姓,避免他们被误杀。
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还官至宰相,而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
袁了凡说:谢都事积累的善行,最终报应在了子孙身上,这就是积善的回报。
图源:内部供图
想起了近年发生的一则感人的故事,也让我更相信只要做出善行,福报是会显现的。
新冠刚暴发时,救援物资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因此十分紧缺。
一位德国医生在四处寻求无果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中国驻德大使写了一封求助信,并在结尾写上:我的祖父叫约翰·贝拉。
当驻德大使看到信件后,即使我们的物资也很紧缺,仍然毫不犹豫给他送了一批过去。
图源:内部供图
原来,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的祖父约翰·贝拉,曾冒着生命危险,联合友人,建立了“南京安全区”,拯救了我国25万平民。
而他留下的《拉贝日记》,也成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历史证据。
他是中国的恩人。
媒体报道后,大批企业和民间人士,也自发捐赠了大量物资。
在每一份物资上,都写上了同一句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约翰·贝拉投之以桃,我们国人则报之以李。
世间万事都是环环相扣的,约翰·贝拉付出善良的同时,也为子孙积累了深厚的福报。
图源:内部供图
曾国藩曾说: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以读书为基,家族则兴盛;
以勤俭为本,家业则长青;
以行善为训,福泽则绵延;
唯有三者并重,家族方能在岁月的长河中长盛不衰。
而这三者也是小家昌盛的法则。
2025年到了,愿每一个小家都能在读书、勤俭和行善中修出福德,如果觉得有用,可以点个【在看】,与家人、挚友共勉。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