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据知情人士透露,金星在海外市场的受欢迎度和国内的认知大有出处。
编辑 | 八瓜鱼
在娱乐圈中,金星的每次出场都伴随着争议。
她的“性别转换”让她备受瞩目;
她的“敢说敢做”让她成为舆论的焦点。
而如今,她的现状也印证了那句“自作孽,不可活。”
金星的艺术生涯一直以“舞蹈”为核心。
她所创办的金星舞蹈团更是在世界上享誉盛名。
但对于国内市场而言。
她的“毒舌”更被大众熟悉。
可随着《金星秀》被停播。
金星的娱乐事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了“破局”,她曾转战“带货赛道”。
只可惜反响平平。
直到她开始为少数群体发声,一场“蝴蝶效应”也随之展开。
作为中国首位公开变形的公众人物。
金星本身就是一种自带话题的存在。
从一开始的备受争议,到逐渐被大众接纳。
社会对她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是对“少数群体”的接纳。
可当她借助公众身份高举“彩虹旗”那一刻起。
大众对她的容忍度也迅速降至零点。
曾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所在。
即人们可以接受她对自我身份的选择。
却无法容忍她借用公众身份为“少数群体”代言。
2024年年初是金星事业的一道分水岭。
在舞台剧的谢幕仪式上,一名观众递上“彩虹旗”。
该旗帜是LGBTQ群体的象征。
即“性少数者”。
其中包括“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等人群。
而金星在接过“彩虹旗”后高喊了一句“爱与性别无关”。
现场视频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尽管金星本人后来解释道此举只是为了防止现场观众发生混乱。
但舆论仍卷成一阵狂风朝她涌去。
事情发酵后,金星的演出受到了空前的影响。
后续原定于上海、广州等地的演出都受到了当地文旅部门的叫停。
为此,她多番在社交媒体上控诉地方文旅“滥用职权”。
但仍有大批的批判者站到了金星的对立面。
认为她的行为是在为不良价值观站队。
原本只是一场简单的谢幕式。
在金星接过彩虹旗那一刻就注定变成了一场浩劫。
随后,金星继续保持“敢说敢做”的风格。
在社媒上晒出“名人名言”的图片。
借着巴金、鲁迅的话抒发着自己被“软封杀”的不忿。
只可惜,她这一步走的是“死棋”。
因为她所引用的名人名言都是假的。
原本的“毒舌女王”瞬间成了没文化的跳脚鸡。
本就不支持她的网友瞬间抓到痛点开始了舆论攻击。
而向来不惧流言的金星也罕见的封锁了自己的个人账户。
直到一周后恢复账号,那些名人名言早已不见踪迹。
在这之后,金星似乎彻底放弃了国内市场。
转而带着舞蹈团向着海外市场进军。
不久前网上流出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显示金星正在意大利的豪宅中举办新年宴会。
她身着华服与丈夫汉斯在欧式风格的建筑中翩翩起舞。
似乎完全没有收到国内舆论的影响。
不少网友感叹道金星以远离故土为代价获得了自由。
但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美好。
从2024年年底起,金星舞蹈团的国内项目便全部取消。
继而转向了以色列、法国等欧洲市场。
看起来颇有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霸气。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金星在海外市场的受欢迎度和国内的认知大有出处。
她的海外演出并没有国内的热度和反响。
甚至在外国人眼中看来,金星的表演并不是一种艺术展示。
而是一种“政治符号”。
这也就导致了她引以为傲的舞蹈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金星如今的现状被网友定义为“逃去国外”。
也不过是因为她的离开是因为国内市场的不欢迎。
这种无奈之举也是她“自作自受”的结果。
要知道金星做变性手术那一年。
德国的同性恋群体还要面临坐牢的风险。
但变形成功的她却以“女性”身份得到了国内市场的接纳。
不仅成功的修改了户口性别。
还以正常女性身份参加了国内的节目工作。
就连给孩子上户口时都没有因为性别问题受到阻碍。
用网友的话说,国内市场一直都是“宠”着金星的。
而如今金星的被迫出逃也是她“恃宠而骄”的结果。
如果单单是性取向的问题,国内市场向来是尊重的。
但彩虹旗代表的却不单单是性取向。
若以公众身份大肆宣传势必会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不良影响。
大众歧视的从来不是金星的性别。
而是她试图改变社会意识形态这一错误举措。
来源:娱八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