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AI如何重塑仓储机器人赛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3:07 1

摘要:AI技术的融入使仓储物流更加高效、智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众多物流仓储机器人企业通过AI技术创新,推出智慧仓储管理平台和多种智能机器人,提升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AI技术的融入使仓储物流更加高效、智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众多物流仓储机器人企业通过AI技术创新,推出智慧仓储管理平台和多种智能机器人,提升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4年参与了50轮融资和多笔交易,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与2023年的39轮融资和8.72亿美元(约合63.79亿元人民币)相比,融资规模显著扩大。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AI)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英伟达洞察到机器人在未来市场中的巨大潜力。2025年美国当地时间1月6日,英伟达宣布将向开发机器人的企业无偿提供AI基础技术,旨在降低机器人开发的门槛,推动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此举不仅符合英伟达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也有助于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01仓储物流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重要突破口。根据Statista的最新预测,2024年机器人市场的营收将达到461.1亿美元。

在2024年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亚马逊高管透露其全球物流配送网络中已经部署超过75万台机器人。其中既有发那科等固定式包装拾取机器人,也有用于仓储搬运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近年来,物流机器人正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仓储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72.5亿美元,其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功能拣选系统设备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在2024年至2029年的预测期内,该市场将以14.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作为物流大国,中国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稳步扩张。在AI新技术的支持下,物流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物品、高效规划路径并有效避免碰撞,从而大幅提升了仓储作业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02AI赋能仓储物流更高效、更智能

数据驱动 AI打造柔性物流解决方案

AI技术能够分析大量的仓储物流数据,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AI可以发现潜在的优化点,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趋势,制定更加精准的运营策略。同时,在AI技术加持下的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帮助仓储物流机器人实时调整作业计划,为员工提供实时的作业指引和辅助,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海柔创新针对AI技术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自主研发的HAIQ智慧仓储管理平台和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ACR)上。HAIQ智慧仓储管理平台通过AI算法对多种设备进行实时调度和资源分配,能够实现“货到人”拣选的最佳效率。平台由仓储执行系统(WES)、设备调度系统(ESS)、数据平台和仿真平台组成。WES系统管理商品及库存;ESS系统能够实时调度和分配,协同机器人和现场设备;数据平台实时采集仓库数据,进行BI统计分析;仿真平台则通过数字模拟实现仓库仿真,确保作业效率。

ACR系统包括多层料箱机器人、伸缩升降料箱机器人、托举式仓储机器人等多种类型,能够实现货箱到人拣选,助力仓库与工厂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智能搬运、拣选、分拣等功能。这些机器人通过AI算法提高了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友好性和运行效率。例如海柔创新为中国某服装辅料领军企业部署ACR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该客户辅料的智能存储和拣选,并通过3D-SCADA数字孪生平台达到可视化运营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AI+视觉 助力智能化仓储再升级

AI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并优化库存水平。这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成本,还能确保货物的及时供应,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智能仓储系统能够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动态调整补货策略,实现库存的最优化管理。

2024年,极智嘉与全球科技巨头Intel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英特尔视觉导航模块的纯视觉机器人方案。该方案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提供高度稳定、准确的搬运服务,为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敏捷供应链赋能。极智嘉纯视觉机器人拥有360度视觉感知能力,在V-SLAM定位、复合检测网络、机器人跟随等算法方面进行了深度算法创新,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仓库或工厂环境,实现高准确性的定位、导航与避障,助力企业有效应对复杂多样的物流场景。

在AI处理能力和效率方面,海康机器人升级VM算法平台,经过深度融合VM架构与前沿的AI硬件平台,实现了软硬件的协同创新与一体化设计,通过打造多款AI视觉产品,满足不同行业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其还创新地将AI技术与3D感知相融合,推出双目散斑感知RGBD相机和TOF感知RGBD相机。

此外,海康机器人聚焦AI和多维感知技术,重点突破AI工业质检应用难点,研究多光谱成像和3D技术,让信息采集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例如,海康机器人通过3D视觉引导机械臂进行料筐拆码垛,解决仓储物流环节拆码垛搬运动作,同时配置百万级数据集的AI操作架模型,可以快速识别包括药包、纸箱、麻袋等需要进行出入库搬运的目标物品,提高仓储物流搬运效率的同时,有效缓解人员作业强度。

升级自动化 打造敏捷供应链

AI技术使仓储物流机器人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作业。通过机器视觉、路径规划算法等技术,机器人能够自主导航、精准搬运和分拣货物,从而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借助AI技术,客户不仅能实时查看订单物流状态,还能享受更快的配送服务。精准的物流路径规划和自动化操作减少了配送误差,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兰剑智能在物流科技领域深耕多年,自主研发了多款智能物流机器人,包括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等,并在这些机器人中应用了嵌入式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2024年11月,兰剑智能首次推出了无货架堆叠料箱机器人——袋鼠。这款机器人适合在小场地的生产现场实现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并支持料箱的自动堆叠、拣选和搬运。该新品的推出也标志着兰剑智能AGV/AMR系列产品正式对外宣告独立运作。

此外,兰剑智能的核心产品还广泛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AI算法,例如在AI装卸机器人、拆码垛机械手和视觉检测系统等方面,实现了智能控制。其还将进一步探索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与工业机器人和智慧仓储物流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推动其在物流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2025年1月7日至10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了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展会聚焦于AI技术的创新及其在现实场景中的深度应用。其中,KION、埃森哲和英伟达三大行业巨头强强联合,通过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和Mega蓝图,展示了如何利用AI驱动的物理数字孪生技术,重塑仓库的运营与管理。而现场演示的智能机器人设备则由快仓提供。

快仓以“四面墙内智能驾驶”为企业愿景,目前已经自主研发了数十款移动机器人产品。这些机器人产品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智能搬运货物。其RCS系统凭借智能避障技术和强大的历史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响应生产需求,并自主优化物料配送策略和生产流程,从而大幅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快仓为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部署了智能分拣技术。

03AI重塑物流机器人未来

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未来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可以预见,AI加持下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将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决策能力,能够灵活处理复杂的任务场景,如自主规划仓储布局、动态调整作业流程以及实时响应供应链变化。此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仓储机器人将能够与仓库中的其他设备进行无缝通信,形成高度协同的智能生态系统。

总结而言,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AI技术将使机器人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规避障碍物,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通过持续学习和自我优化,机器人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在人机协作方面,未来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员工的互动,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更加直观和高效的沟通。这将有助于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满意度,并促进人机协作的和谐发展。

通过学习运输历史数据,对特殊场景做出预判,除了能够合理调度运输资源,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之外,AI技术还能帮助仓储物流机器人实现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操作,例如通过智能调度减少不必要的移动,优化能源使用,从而支持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仓储物流机器人将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成为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现代物流MaterialFl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