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设集团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45.17%,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7:29 2

摘要: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或“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一定变化。本文将基于年报数据,对公司各方面表现进行深入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或“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一定变化。本文将基于年报数据,对公司各方面表现进行深入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营收与利润:规模与效益的双重考验

营业收入:下滑17.28%,业务结构调整进行时

2024年,华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428,077,948.98元,较上年的5,353,301,361.47元减少17.28%。从业务板块来看,传统业务如勘察设计下滑明显,而数字智慧、低碳环保等新兴业务板块营收总量及占比不断提升。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收入2,351,004,146.54元,同比下降25.85%;数字及智慧业务收入420,579,827.61元,同比增长7.76%;低碳及环保业务收入431,012,130.99元,同比增长2.10%。这表明公司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新兴业务虽增长但尚未能完全弥补传统业务下滑带来的缺口。

分产品营业收入(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规划研究415,532,274.01-14.18勘察设计2,351,004,146.54-25.85综合检测489,157,835.49-5.17数字及智慧业务420,579,827.617.76低碳及环保业务431,012,130.992.10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252,408,168.67-20.56

净利润:降幅达45.17%,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629,794.19元,较去年的697,843,721.18元减少45.17%。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源于营业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成本费用的控制效果未能完全抵消营收下滑的影响。公司传统勘察设计主业经营业绩下滑,叠加市场竞争加剧、项目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净利润的显著下降。

扣非净利润:下滑44.25%,核心业务盈利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7,877,935.32元,同比减少44.25%。扣非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与净利润基本一致,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在报告期内面临较大压力,盈利质量有所下降。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751,858.87元,对净利润影响相对较小。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56元,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相较于2023年的1.01元减少44.55%。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导致每股收益相应减少,股东的收益水平受到影响。

扣非每股收益:为0.55元,主业盈利能力待提升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较上年的0.98元下降43.88%。这进一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下滑,需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来提升主业盈利水平。

费用分析:降本增效成效与挑战并存

费用整体情况:部分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2024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为3,664,228,180.60元,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等各项费用呈现不同变化。

销售费用:增长6.07%,市场拓展投入持续

销售费用为283,737,872.40元,较上年的267,512,968.67元增长6.07%。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应对市场变化,加强市场经营力度,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方面有所增加,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获取更多业务订单。

项目本期发生额(元)上期发生额(元)变动比例(%)薪酬支出110,694,430.24111,420,239.25-0.65业务招待费85,769,792.2566,728,354.6228.54办公费16,774,406.0825,817,124.11-34.99差旅费35,482,408.9231,706,934.8111.85招投标费用10,077,155.597,279,319.5938.44其他24,939,679.3224,560,996.291.54

管理费用:下降20.33%,内部管控效果显现

管理费用为363,673,512.76元,较去年的456,471,361.40元下降20.33%。公司强化各层级目标和责任体系,统一业财一体化管控思路,优化管理流程,使得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内部管理效率有所提升。

薪酬支出217,082,982.56273,404,705.64-20.59股份支付15,878,720.7825,958,972.82-38.83折旧费与摊销35,072,169.1536,110,660.39-2.88办公费17,616,792.4925,705,107.29-31.46业务招待费18,603,271.4024,163,029.44-23.01差旅费27,007,080.8917,242,760.4556.62租赁与物业费12,062,014.5013,531,025.99-10.86其他20,350,480.9940,355,099.38-49.57

财务费用:下降49.22%,债务成本降低

财务费用为4,634,608.47元,较上年的9,127,010.24元下降49.22%。主要得益于利息支出的减少,公司合理安排债务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利息收入的增加也对财务费用下降起到一定作用。

利息支出28,241,061.4221,441,718.8031.71其中:租赁负债利息支出4,396,824.185,350,956.91-17.83减:利息收入26,996,552.3817,846,006.9651.27利息净支出1,244,509.043,595,711.84-65.39汇兑收益-104,445.96-39,293.95不适用银行手续费及其他3,494,545.395,570,592.35-37.27

研发费用:下降19.36%,仍保持较高投入强度

研发费用为201,158,000.00元,较去年的249,444,830.85元下降19.36%。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4.56%,与去年基本持平,为201,795,845.92元。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在基础设施数字化、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技术布局,报告期内申请专利59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取得专利授权39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5件。

职工薪酬146,662,206.77177,567,248.19-17.40外委费用28,363,944.8433,266,540.09-14.74差旅费6,204,650.959,050,082.58-31.44业务资料费138,661.634,231,168.59-96.73材料费1,277,534.073,350,432.68-62.02会务费2,598,232.231,403,289.9285.15其他15,912,777.4920,576,068.80-22.66

研发投入与人员:创新驱动的坚实基础

研发投入:持续投入,聚焦新兴领域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01,795,845.92元,费用化研发投入201,158,007.98元,资本化研发投入637,837.94元。公司围绕低空经济、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数字化、交能融合等领域开展技术布局,持续推进业务转型。例如,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构建了低空全过程服务能力,涵盖20余条产品线,并承担多个相关项目。

研发人员情况:结构优化,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1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从学历结构看,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411人,本科364人,专科39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308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401人。研发人员数量和结构的优化,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学历结构类别学历结构人数年龄结构类别年龄结构人数博士研究生530岁以下(不含30岁)308硕士研究生411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401本科364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88专科39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22高中及以下/60岁及以上/

现金流:经营稳健,投资与筹资活动现变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38.60%,但仍保持净流入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650,182.17元,较上年的499,456,119.61元减少38.60%。尽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净流入状态,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依然较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22,512,416.32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738,331,494.27元,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收支管理基本稳定。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增加,投资力度加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778,527.65元,去年为-233,145,567.41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主要是公司在创新中心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78,267,248.93元,较上年的46,863,498.20元有所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资金安排调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886,004.50元,上年为111,362,695.49元。主要原因是上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而本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以及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等导致现金流出增加。公司在筹资策略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安排和债务的偿还。

风险与报酬:关注潜在风险,合理审视报酬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维度风险并存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波动风险:公司主要从事交通领域工程咨询业务,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密切相关。投资政策变化导致的投资规模波动,将对公司收入结构及增速产生影响。跨行业开展工程设计业务风险:虽然公司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但跨行业开展业务可能因经验不足、人员配置不稳定等因素面临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风险:尽管公司客户资信良好,但重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计提坏账准备大幅增加,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已发生项目成本不能得到补偿风险:业务规模扩大导致期末未完工项目增加,若项目因不可控因素调整、暂缓或取消,大额项目成本不能全额补偿,将影响公司财务状况。专业人才流失风险:工程咨询业务属智力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大规模流失,将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控制权发生变更导致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的风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散,无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变更可能导致主要管理人员变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外业工作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公司部分业务需在野外、施工工地等环境下进行,虽有安全制度,但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质量责任风险:公司虽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但仍可能因质量控制失误承担质量责任。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人均薪酬下降37%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薪酬同比下降37%。董事长杨卫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3万元,总经理姚宇为113万元,副总经理范东涛为110万元,财务总监侯力纲未单独披露(其报酬包含在整体薪酬数据中)。公司管理层勇于承担责任,在公司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主动调整薪酬水平。

姓名职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杨卫东董事长123姚宇董事、总经理113范东涛副总经理110

总结与展望

2024年华设集团在营收和净利润上面临较大压力,但在业务转型、费用控制和研发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新兴业务的增长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希望,费用的有效控制体现了公司内部管理的优化,持续的研发投入则为公司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