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15日至19日,第十九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年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本届IGF年会的总体主题是“构建多利益相关方的数字未来”,围绕“数字空间中的创新利用与风险平衡”“增强数字化对和平、发展和可持续的贡献”“推进数字时代的人权和包容
2024年12月15日至19日,第十九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年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本届IGF年会的总体主题是“构建多利益相关方的数字未来”,围绕“数字空间中的创新利用与风险平衡”“增强数字化对和平、发展和可持续的贡献”“推进数字时代的人权和包容性”和“改善数字治理,建设我们想要的互联网”四大子主题展开。
近日,联合国IGF官网(https://intgovforum.org)发布了经征求社群意见后的最终版成果文件(关键信息,IGF Messages)。IGF关键信息是从2018年开始独立出来的成果文件形式,此前IGF年会的核心成果文件以主席总结(Chair’s Summary)的形式存在。关键信息的成果形式更加条理清晰、突出亮点,有利于IGF输出的核心观点被阅读和传播,特在此进行转载。
一些观察
I. 文本篇幅
五年来,成果文件的体量篇幅均在9000字上下浮动,其中2024年的关键信息篇幅最短。但相较于国内外各大会议所发布的宣言、展望、声明、倡议等成果(一般在2000-3000字),IGF关键信息的体量并不算短。
II. 整体框架
从2018年开始,IGF成果文件的框架都是先介绍年会基本情况,然后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每个主题下包含具体的关键信息。2020年的成果文件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以问答方式呈现,更加凸显这些信息的针对性。但2021年开始又回归到了固定格式,2024年也遵循了这个范式。
III. 文件内容
关键信息紧密围绕每届IGF年会设置的主题议题进行组织,其中互联网连接和接入、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网络和在线安全、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数字治理与合作、环境可持续是近几年来持续在讨论的主题。相较于前几年,2024年在主题设置上更加突出了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在子主题上数量上进行了压缩。
具体内容上,2024年的关键信息有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是前几年较少或没有提及到的。例如提出当前急需一套可信、包容、安全的数字身份系统,作为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架构;强调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世界观,需要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问责和透明度;提出要设置人工智能公平性的课程,作为技术开发人员必需的技能;提出需覆盖人工智能从开发、部署到使用和影响的完整生命周期,明确开发者、运营商、用户、政府等各方的具体责任;提出统一术语、标准和统计数据收集的国际合作机制;提出数据驱动型经济可能加剧性别不平等,要求政策主动干预等。
一些感想
作为IGF生态系统的积极参与者,IGR Hub已经连续第五年协助IGF秘书处翻译了年会成果文件的中文版。IGF关键信息是IGF官方对外发布的为数不多的提供多语种版本的成果文件之一,目前提供英文、阿拉伯文、中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个版本。从2020年依赖于人工翻译(当时的机器翻译质量较差),到2024年“AI翻译+人工审校”,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翻译方面的作用越发显著。
2019年柏林IGF现场
2024年利雅得IGF现场
IGF的运行秉持的是互联网治理的多利益相关方模式,这也体现在成果文件的诞生上。所有在IGF年会期间举办研讨会、开放论坛、闪电对话等活动的组织方,都需在举办完活动的24小时内提交关于核心观点和行动倡议的总结报告,作为IGF成果文件的输入基础。在IGF关键信息草稿形成后,也会面向全球利益相关方公开征求意见,最后形成终稿。
这种多方模式产出成果文件的方式虽然尊重了所有人,但也具有一些局限性:一是文件产出的周期会较长,从形成初稿到发布最终定稿,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二是多方输入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例如很多来自发展中或不发达地区的代表倾向于强调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而非针对实质性的治理问题;三是由于时间要求紧迫,活动组织者难以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出相对完善报告,很多活动甚至没有提交,导致最终文稿的观点充分性上存在疑虑;四是每届IGF年会往往举办几百场活动,对于成果文件的起草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自身立场和倾向性可能会影响到最终形成的文稿。在征求全球社群意见方面,也能够观察到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关于中国IGF
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通称“中国IGF”,于2020年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框架下设立,是为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就全球互联网治理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磋商搭建的开放性平台。中国IGF秘书处工作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支撑。
欢迎加入我们!
邮箱:ChinaIGF@isc.org.cn
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