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国研究》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辑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牵头成立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会。
01
征稿启事
《三国研究》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辑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牵头成立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会。
本刊2025年开始发行,以书代刊,每半年出版一辑。坚持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为宗旨,面向全国,放眼海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支持理论探讨和学术争鸣。欢迎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社会学、民族学及三国文化传承利用等多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设有“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三国文化研究”“考古与文物”“博物馆实践”“文化遗产”“学科前沿”“文化广角”“价值阐释”“文化评论”“博士论坛”等栏目,提倡理论与实证并重,鼓励跨学科研究,欢迎知名学者组织学术专栏,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经初审合格,将进行专家匿名评审。评审及修改通过后,由编委会讨论确定是否刊用,稿件刊用后支付稿酬,欢迎自荐和推荐审稿专家。从收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在收到我刊意见之前,请您不要另投其他期刊。
来稿须知如下:
一、来稿一般不少于8000字,亦欢迎2万字以上的对重大问题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二、来稿应提供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唯一收稿信箱:sanguoyanjiu@163.com,信件标题写明为“《三国研究》稿件”。
三、来稿首页依次写明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课题项目。作者信息应提供真实姓名、出生年、工作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邮箱、通信地址等。多位作者时应注明排序和通讯作者。
四、文章图表务必清晰,应有编号和说明文字。文中线图、照片均采用同一顺序编号,序号应为“图一”“图一○”“图二○”。图表、照片应与原文编号对应,标注“图1”“图10”“图20”。
五、文章采用页下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注释形式为1、2、3,正文后不另列参考文献。
六、刊发的文章将不定期以网络版、电子版等形式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公众号发布,上述形式的著作权使用费本刊以稿酬形式一次性支付。若作者不同意上述发布方式,请在来稿中声明。
七、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若不同意改动,请在来稿中声明。
八、各类相关事项请通过联系电话028-85575889咨询。
02
注释规范
(一)
古代文献
标注次序为:[朝代]、作者、点校者、书名、卷册、页码、出版社、年份。如:〔1〕[唐]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第217页,中华书局,1992年。〔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三一《明堂位第十四》第9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
专著
标注次序为:作者、文献名、卷册、页码、出版社、年份。作者为外籍时,前加[国别]。如:〔3〕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第17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日] 足立喜六著,王双怀译:《长安史迹研究》第23页,三秦出版社,2003年。
(三)
文章
1.期刊。标注次序为:作者、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如:〔5〕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考古》1965年第9期。
2.文集。标注次序为:作者、题目、书名、页码、出版社、年份。如:〔6〕王建新:《西汉后四陵名位考察》,《古代文明》第2卷第304~327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7〕刘瑞:《西汉诸侯王墓制度三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1页,齐鲁书社,2006年。
3.报刊。标注次序为:作者、题目、报刊名、日期。如:〔8〕史家珍:《洛阳偃师发现东汉帝陵陵园和陪葬墓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7年10月26日。
(四)
外文文献
标注次序为:作者、题目、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年份。如:〔9〕Ann Paludan,Chinese Sculpture:A Great Tradition,pp.99-142,Chicago:Serindia Publication,2006.
来源:秋天真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