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天,他在镇上的老茶馆里,偶然听到了关于翠云峰深处有棵神草,叫“回生莲”,说是能治好各种病,让人起死回生。
有一天,他在镇上的老茶馆里,偶然听到了关于翠云峰深处有棵神草,叫“回生莲”,说是能治好各种病,让人起死回生。
李浩听了,心里那叫一个激动,虽然知道这可能只是个传说,但为了救他妈,哪怕是一丝丝希望,他也得去试试。
于是,他决定踏上寻找回生莲的路,誓要找到那传说中的神草。
第二天一大早,李浩背上个简单的包裹,跟病床上的妈说了声再见,就踏上了去翠云峰的路。
山路难走,到处都是荆棘,但李浩心里只有对妈的思念和对生的渴望,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啥。
爬到半山腰,太阳都快下山了,李浩正想找个地方休息,突然看见前面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路中间。
老奶奶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不寻常的劲儿。
她看着李浩,慢条斯理地问:“小伙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这山路可不好走,是不是为了那传说中的回生莲啊?”李浩一听,心里一惊,没想到这深山老林里还有人知道自己的心思。
他赶紧走上前,恭敬地回答:“老奶奶,您说得对,我妈病得厉害,我就是来找那回生莲的,还请您指点一二。”老奶奶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小伙子,你这份孝心是好的,但你想过没有,这回生莲不是一般的草,找起来不容易,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能治好你妈。”李浩听了,心里虽然有点动摇,但更多的是坚定:“老奶奶,我决定了,不管多难,我都要试一试。”老奶奶看了他一会儿,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古色古香的玉佩,递给李浩:“好吧,既然你这么有决心,我就帮你一把。
这块玉佩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能避邪驱鬼,你带上它,或许能保你一路平安。
但记住了,要是遇到什么怪事,一定要保持清醒,别被表面现象迷惑了。”李浩眼泪汪汪,手里攥着那块玉佩,正想打听阿婆的大名,好记在心上,将来有机会报个恩。
可一转眼,阿婆就跟变戏法似的,变成了一股青烟,嗖的一声就消失在了山林里,只留下那声音还在耳边绕:“咱俩有缘,自然会再见面,别瞎操心了。”夜越来越深,李浩借着那点月光,硬着头皮继续往前挪。
四周雾蒙蒙的,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野兽的低吼。
冷不丁的,一阵阴风刮过,李浩眼前一黑,再一睁眼,自己竟然站在了一座破败的古庙前。
庙门半开着,从门缝里透出幽幽的蓝光,看着就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李浩心里虽然有点发毛,但一想到自己老娘的病,还是鼓起勇气,推开了庙门。
庙里头黑咕隆咚的,正中间供着一尊面目狰狞的神像,周围散乱着些破烂的祭品和干巴巴的叶子。
李浩正打算转身走人,忽然听见后头传来一阵低沉的哭声。
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就看见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跪在石床边,哭得稀里哗啦。
那女子一见李浩,猛地抬起头,眼泪汪汪地求他:“公子,求你救救我家相公吧!
他被人下了咒,躺在床上动不了,眼看就要不行了。”李浩一听,心里一紧,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东西吗?
但转念一想,阿婆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他警惕地问:“姑娘,这荒山野岭的,你咋会在这儿?
还有,你咋知道俺能救你相公?”女子听了,脸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哀怨的样子:“公子,我是被山里的妖怪抓来的,我家相公为了救我,也被妖怪伤了。
我听说回生莲能解百毒,破除诅咒,就天天祈祷,希望能有勇士来帮忙。
而你,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救星。”李浩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想起阿婆的提醒,正想拒绝,却见那女子突然一晃,变成了一团黑雾。
李浩心里一惊,心想:“好险,差点上了当!”他赶紧掏出阿婆给的玉佩,紧紧握在手里。
那玉佩好像能感受到李浩的紧张,发出了淡淡的暖光,把李浩围在中间,把周围的阴冷都驱散了。“哼,想迷惑我,门都没有!”李浩冷哼一声,心里有了主意。
他知道这古庙里肯定有鬼,那所谓的“相公”卧床不起,说不定也是妖怪搞的鬼。
但既然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他得想办法找到真正的回生莲,好救自己的娘。
正当李浩打算再仔细探探的时候,庙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几声粗声大气的吆喝:“里面的,快出来,别逼我们进去动手!”李浩心里一紧,心想:“这下坏了,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这么多人?”他悄悄地靠近门缝,往外一看,就看见几个穿着粗布衣裳,手里拿着棍棒的大汉围在庙外,领头的那个一脸横肉,眼神凶狠,一看就不是善茬。
哎呀,这可咋整呢?
硬碰硬肯定不是个事儿。
李浩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突然灵机一动。
他故意扯着嗓子,大声在庙里嚷嚷:“各位好汉,我就是个过路的,跟你们八竿子打不着,咱别互相为难行不?”“别扯那些没用的,有人瞅见你溜进这古庙,里头肯定有猫腻!
识相点,赶紧把宝贝交出来,不然咱可不客气了!”领头的大汉凶巴巴地威胁着。
李浩心里头冷笑一声,表面上却装得跟个受惊的兔子似的,故意磨磨蹭蹭:“好汉别急,我就是个找药的,哪来的宝贝?
不过,我听说这庙里头藏了个能辟邪的宝贝,说不定能入你们法眼。”
“哦?
宝贝在哪?
快拿出来!”大汉一听,眼睛都亮了,急吼吼地催着。
李浩心里头乐开了花,趁机提条件:“宝贝在庙后头的密室里,我一个人可弄不开,得有人搭把手。
只要你们答应不伤我,我就带你们去找。”大汉们互相看了看,有点儿犹豫,但贪心终究还是占了上风,他们点了点头,同意让李浩带路。
一行人穿过黑漆漆的走廊,来到了庙后头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
李浩装模作样地在门上摸了摸,然后一使劲,铁门“吱嘎”一声,慢慢开了。
里头是个小密室,中间摆着个老木箱,上面刻着花里胡哨的符文,还透着点微光。“宝贝就在箱子里!”李浩大声指了指箱子。
大汉们一听,立刻蜂拥而上,想开箱子。
就在这时,李浩趁机退到一边,偷偷从怀里掏出一把早就准备好的石灰粉,猛地往大汉们眼睛上一撒。“哎呀妈呀,我眼睛!”大汉们顿时乱成一锅粥,疼得嗷嗷叫,手里的棍子也扔了。
李浩趁机溜了,一路狂奔,直到跑得远远的,才敢停下来喘口气。“这回可真是险象环生啊!”李浩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回头看了看那片夜色中的山林,心里头暗暗庆幸。
他知道,虽然暂时躲过了一劫,但找回生莲的任务还没完呢。
经过一宿的休整,李浩又踏上了征程。
这次他更小心了,靠着阿婆给的玉佩和自己的聪明才智,一路过关斩将。
终于,在翠云峰的最深处,他发现了一片隐蔽的湖泊,湖面上开满了晶莹剔透、闪着微光的莲花——那就是传说中的回生莲!
李浩激动得不行,小心翼翼地摘了一朵,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他带着回生莲回到桃源镇时,母亲的病情已经恶化到了极点。
但就在他将回生莲熬成药汁,喂给母亲服下的那一刻,奇迹发生了——母亲的脸色渐渐恢复了红润,气息也变得平稳起来。
“浩儿,你……你真的做到了!”王氏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儿子,眼中满是泪水和欣慰。
“娘,您好了!”李浩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无论是路途中的艰难险阻,还是那些突如其来的考验与诱惑,都没有阻挡住他救母的决心。
从此以后,李浩和母亲在桃源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关于他寻药救母的故事,也在乡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
人们都说,是孝心感动了天地,才让他找到了回生莲;也有人说,是李浩的勇敢与智慧,让他战胜了重重困难。
但无论怎样,这个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要有爱、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李浩救母的事迹,在桃源镇乃至周边几个村子都传开了,大伙儿茶余饭后总爱聊上几句,夸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也感叹这世上的奇事真是无奇不有。
李浩呢,每次听到这些夸赞,都只是憨厚一笑,心里头想的还是怎么让娘过上好日子。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李浩成了家,也有了自个儿的小娃。
他娘王氏的身体,在回生莲的奇效下,竟是越来越硬朗,连镇上的老大夫都直呼奇迹。
可李浩心里头清楚,这不仅仅是回生莲的功劳,更是娘这些年来的坚韧与乐观,给了他无尽的动力和希望。
这天,正值冬日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李浩带着妻儿,还有娘,一块儿到镇上的集市逛逛。
集市上热闹非凡,卖啥的都有,糖葫芦、煎饼果子、冻梨……一股子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小娃子眼睛都不够使了,这儿瞅瞅,那儿看看,乐得直拍手。
“浩儿啊,你看这日子,多好啊。”王氏拉着孙子的手,笑眯眯地对李浩说。
李浩点点头,眼眶有点热:“是啊,娘,都是您给的福气。”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人群开始往一个方向聚集。
李浩好奇,拉着娘和妻儿也凑了过去。
原来,是个外乡人在卖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通体漆黑、散发着淡淡寒气的石头,据说能驱邪避凶,保人平安。
“这石头,看着眼熟啊。”王氏喃喃自语,眉头微微一皱。
李浩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想起了当年寻药途中遇到的那位阿婆,还有她给的那枚玉佩。
李浩瞪大了眼睛,把那块石头翻来覆去地看,越瞅越觉得这石头不一般,心里头直犯嘀咕,这石头咋就跟那玉佩扯上关系了呢?“哥们儿,你这块石头咋卖?”他试探性地问那外地人。“嘿,兄弟,你眼光真不错,这石头可是咱祖传的宝贝,能辟邪保平安,一般人我还不卖呢。”外地人一脸得意,伸出五个手指头。“五两?”李浩问。“五十两!”外地人摇头晃脑地说。
李浩心里一沉,这价格可不便宜,但他总觉得这石头不简单。
他琢磨了琢磨,决定还是买下来,一是出于好奇,二是想给娘求个心安。
于是,他一咬牙,掏出了银子,把那块石头买了下来。
回到家,李浩把石头拿给王氏看,王氏接过石头,仔细端详了一番,突然眼眶一红:“浩儿啊,这……这石头,跟当年那位阿婆给我的玉佩,感觉上好像有那么点联系!”李浩一听,心里一震,连忙拿出玉佩,跟石头放在一起。
果不其然,两者之间似乎有股说不清的力量在流动,玉佩上的光芒也变得更加耀眼起来。“娘,您说这石头和玉佩有啥关系?”李浩急切地问。
王氏叹了口气,慢慢道出了一段往事:“当年,我年轻时也曾遇到过一位高人,她说我命中有一劫,需要贵人相助才能化解。
后来,你爹出现了,我们成了家,我以为那就是我的贵人。
可没想到,真正的贵人,却是那位阿婆和你。
这玉佩,就是那位高人留给我的,说是能保我平安。
现在看来,这石头,怕也是跟那位高人有关。”李浩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这背后还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故事。
他忽然明白,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是他和娘的缘分,也是他们与那位阿婆、那位高人的缘分。
从那以后,李浩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他知道,是这些缘分和经历,让他和娘能够相依为命,走过风雨,迎来彩虹。
而那块石头和玉佩,也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成了他们家中最宝贵的传家宝。
岁月如梭,转眼间,李浩也成了镇上的老人,他的故事和他的孝顺,依旧在乡间流传。
每当有人提起他,总会有人感慨地说:“看人家李浩,多孝顺啊,为了救娘,啥苦都能吃,啥难都能过。
咱们也得学着点,孝顺父母,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而李浩呢,每当听到这些话,总是笑眯眯地点点头,心里头暖洋洋的。
他知道,这一生,他最大的幸运,就是有一个好娘,还有那些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贵人。
他们不仅把爱塞满了他的心窝,还给他鼓足了劲儿,让他有胆量面对一切。
更别提,他们还让他住进了一个暖洋洋的家,让他感觉到了啥叫真正的温暖和舒坦。
来源: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