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装剧里皇帝一挥手,圣旨秒传全国?别被忽悠了!真实历史上,圣旨从京城传到边疆少则十天,多则两月,累死马不偿命!今天就来扒一扒古代“皇家快递”的三大扎心真相!
古装剧里皇帝一挥手,圣旨秒传全国?别被忽悠了!真实历史上,圣旨从京城传到边疆少则十天,多则两月,累死马不偿命!今天就来扒一扒古代“皇家快递”的三大扎心真相!
皇帝遇上打仗、造反这种急事,直接上“八百里加急”——驿站快马接力,24小时不停歇。唐朝安禄山造反,3000里外的唐玄宗6天就收到消息,平均每天狂奔500里!按这速度,从北京到广州(约2100公里)最快6天搞定。
但这可是拿命换的!驿卒吃喝拉撒全在马上,到站换马不换人,跑完一趟瘦十斤都是轻的。清朝规定,驿马累死直接换新,驿卒累倒?自认倒霉!明朝更狠,圣旨延误一天杖八十,延误三天直接判刑。
经典案例:杨贵妃的荔枝就是“八百里加急”送的,杜牧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背后累死的马和驿卒,连名字都没留下。
不紧急的圣旨,比如封官、免税,只能按“日行三百里”慢慢送。从北京到广州,陆路4800里,翻山绕道实际得跑6000里,一个月能送到就算烧高香。
更扎心的是,圣旨到省会还不算完!明朝广州布政使接旨后,还得派人下乡宣读。江南富庶地区识字率高,半个月能传遍全省;云贵山区文盲遍地,地方官得扯着嗓子用方言喊:“皇上说今年免粮税!”没准村民听了还嘀咕:“啥?皇上请我们吃面?”
清朝嘉庆年间,一份福建剿匪圣旨因台风延误半月,等送到时土匪早跑光了!地方官跪着接旨,心里骂娘:“早干嘛去了?”
皇帝以为圣旨能掌控全国,实则偏远地区“山高皇帝远”。明朝崇祯的勤王诏书,送了一个月才到吴三桂手里,结果清军都入关了!可见制度再完善,也架不住天灾人祸拖后腿。
今日互动:
如果你是驿卒,接单“八百里加急”圣旨,要钱还是要命?评论区吵翻天!
来源:真诚百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