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唐最会赚钱的诗人,他的财富密码令人咋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6:09 2

摘要:提到白居易,大多数人想到的或是《长恨歌》《琵琶行》的凄美诗句;或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文人悲情。

提到白居易,大多数人想到的或是《长恨歌》《琵琶行》的凄美诗句;或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文人悲情。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诗人还是唐代最 会赚钱的文人之一!

据史料推算,白居易晚年资产折合现代人 民 币 高达数百万,远超同时代诗人。

杜甫穷困潦倒,李白靠人接济,而白居易却能在乱世中稳居“中产巅 峰 ”,甚至早早实现财务自 由 。

屏幕前的你是否好奇,他的钱从哪来?为何说他的理财思维超前千年?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白居易的“财富密 码 ”!

1

白居易出身官僚家庭,并非大富大贵之家。

29岁中进士后,他担任校书郎,月薪约1.6万文(折合人 民 币 8000元),虽不算阔绰,但好在稳定。

44岁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年薪约30万文(15万元),加上地方补贴,生活优渥。

50岁时他手握实权任杭州刺史,年薪+灰色收入(如工程拨款、赏赐)可达50万文(25万元)。

退休后的白居易可谓富家一方,在洛阳购置别 墅 ,仅履道里宅院就价值500万文(约250万元)。园中有竹林、池塘,仆人过百。对比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简直是天壤之别!

唐代一斗米约50文,普通家庭年收入不过5万文,白居易的财富水平堪称“唐朝中产天花板”。

白居易的财富并非偶然,而是多渠道、系统性积累的结果,甚至符合现代理财逻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

唐代官员收入渠道有很多:比如禄米、俸钱、职田等。

《新唐书·职官志》中记载: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年收入约200石米+20万文钱。

此外他主持修堤、治水,常获朝廷额外赏赐,杭州任上曾得“赐钱五十万”。

《白居易集》自述中写道:唐代盛行请名人写墓志铭,白居易作为文坛顶流,单篇收费5-10万文

相当于普通家庭数年收入。

他自费编订《白氏长庆集》,分藏于各大寺院,确保长期流传,类似现代“版权保护”。

据《池上篇》记录;白居易在长安、洛阳等地均购置房产,晚年洛阳别 墅 “有屋三亩,有竹千竿”不仅可以住,还可以出租。

唐代民间借贷利率高达月息5%,白居易曾放贷获利,记录见于其诗文。

3

白居易的诗风靡东亚,日本贵 族 愿以重金求 购 其手稿(《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堪称最 早的“文化输出变现”。

白居易的收入来源包括官俸、稿费、地产、借贷,类似现代“投资组合”,避免单一收入风险。

他不仅写诗,还精心整理文集,确保作品流传后世,形成长期收益,堪比现代“自媒体矩阵”。

白居易虽倡导节俭,但肯为爱好花钱,比如花10万文购买太湖石(《太湖石记》),类似今天的“消费升级”。

李白:靠打赏为生,晚年穷困;杜甫:颠沛流离,病逝孤舟;白居易:稳扎稳打,富足终老。

白居易的财富密 码 ,本质是体制内保障+副业变现+资产配置,堪称古代“斜杠青年”典范。

他的理财思维,即便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来源:新晨历史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