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②|历史无数次证明,选择比努力重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21:29 1

摘要:昨天,我们读到的是:少年宋查理离开家乡,浪迹天涯,在贵人相助下接受西方教育。之后受命回国当传教士,又在友人介绍下与富家女倪桂珍成亲,并且由传教士渐渐转为革命者。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少年宋查理离开家乡,浪迹天涯,在贵人相助下接受西方教育。之后受命回国当传教士,又在友人介绍下与富家女倪桂珍成亲,并且由传教士渐渐转为革命者。

摆脱穷困、功成名就的宋查理,将如何投身革命?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结识孙文,投身革命

1894年,宋查理结识了秘密会社的孙文。从此,孙文成为他最亲密的朋友,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也一度使他流亡海外。

他俩的名字,因为婚姻和共同参与了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活动而永远联系到了一起。

当时,孙文正准备去天津向大学士李鸿章面陈己见,途径上海时遇见了宋查理。他们很快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孙文当年参加的那个名叫“三合会”的秘密会社,与宋查理家族在海南岛加入的社团同属华南三合会,属于潮州帮的一个分支。查理加入的也是这个组织。此外,他还是洪帮成员。

除了都是帮会成员之外,他俩还有很多共同点——都来自广东,说同样的方言,都会讲英语,都在海外留过学,都是基督教徒,都怀有远大抱负,都很难融入孔孟礼教社会。

孙文的天津之行最终是空欢喜一场,对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南方农民出身的医生所提的社会改革方略,李鸿章没空去思考。

返回上海后,孙文住在宋查理家中,并由这位志趣相投的友人操作一切事务。宋查理把孙文给李鸿章的上书以改革论文的名义发表见报。这是孙文的政治观点首次见诸公共视野。

电影《宋家王朝》配图

二人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孙文认为,社会改革绝无希望,应该沿着秘密会社的路子组织政治运动,继而走向革命。

从此,孙文定期来查理家中召开密谋会议,查理的孩子们视其如教父。

1894年秋天,孙文前往夏威夷召集人员,筹建了一个名为“兴中会”的组织,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最终因为有人向官府告发惨败。从此,孙文开始了流亡生涯,同时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从事反清大业的英雄志士。

之后的16年里,孙文一直是朝廷缉拿的要犯,无法回到中国,他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倚仗宋查理在金钱方面的帮助,同时依靠兴中会其他领导人替自己处理革命事务。

在日本,孙文备受推崇,拥护他的人不断增多。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夏威夷,因为那里支持他的人经济实力更强。

家人先他一步来到夏威夷,住在孙文的哥哥孙眉家中。孙文的妻子卢慕贞,是一位农村商贩的女儿,此前一直待在农村,孙文偶尔回去才会见到她。这次在夏威夷相聚后,他们有了第三个孩子。

一探虎穴,声名大振

半年后,前往美国的华人社区争取支持的孙文,为了方便行事,他加入了广州三合会在美国的一个分支——致公堂,并被授予负责执法事务的高级职位。

通过他在致公堂的地位,孙文可以同任何组织取得联系。然而,孙文在旧金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他到照相馆照了像,其中一张落到了清政府密探手中,随后被送回了北京。孙文的新形象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的中国公使馆。

这次美国之行并未如愿筹到资金,孙文的生活可谓举步维艰。在动身前往英格兰拜访朋友康德黎的途中,他被受雇于清政府的侦探盯上了。

清政府在英国的公使馆正好位于康德黎家附近,加上孙文觉得自己的化装非常管用,公使馆没人能认出来。即便进去跟他们聊聊天,然后再离开,他们也不会察觉。

电影《宋家王朝》配图

有一天,孙文在冲动之下准备一探虎穴。

他跟公使馆门口一位中国学生聊起来,随后被邀请进入公使馆,介绍给一位翻译。眼尖的翻译发现,这个陌生人的怀表上刻了一个“孙”字,由此产生怀疑。

很快,孙文被抓起来监禁在中国公使馆内。公使馆参赞立刻联系邮船公司,准备租一条船,把这个“霉运当头”的革命家非法偷运出去,接受死刑惩罚。

幸运的是,孙文的可悲处境获得了公使馆里的女管家霍维夫人的同情。她将孙文被囚的消息以便条的形式,传给了孙文的老朋友康德黎博士。

霍维夫人的这一举动让监视孙文的杂役良心发现,他带着孙文的密信找到康德黎。康德黎将孙文的遭遇告知《环球》报社的编辑。最终,公使馆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将孙文释放。

就这样,孙文又一次声名大振。现在,他已经闻名全世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远在中国的宋查理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非常,忙着翻印孙文所写的《伦敦蒙难记》这本书,并且四处散发。

年轻时候的孙中山先生

对于孙文的遭遇和反应,本书作者给出了不一样的视角和理解。他在书中写道:

“孙文的冒险经历很像威尼斯滑稽歌剧迷们喜欢的那种以流浪汉为主的讽刺剧。但在孙文的时代,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们已经入戏太深。”

接下来的8年里,孙文又策划了几次起义,都没有成功。从此,他不仅不为清政府所容,连英属香港也不能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通过密使远程操纵革命活动。

他在中国各个城市建立革命基层组织,宋查理负责全部的财务账目和帮会成员名单,他把筹来的钱都用来扩充革命党的活动经费。

作为革命党组织核心圈的领导者之一,宋查理和朋友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是四处散播秘密印制的革命刊物。

成为同盟会财务总管

1900年,西方列强在义和团运动后继续欺凌中国,这给孙文的革命事业带来新的动力。

中国的留日学生逐渐形成一股更为激进的革命力量,他们视孙文为业已成名的革命家,聚集到孙文身边。孙文利用这种支持,说服反清帮会的头目们与他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组织:同盟会。

孙文要求家资颇丰的宋查理挑起重担,负责同盟会的资金问题。

那时候,宋查理的出版事业不断扩展,他成了上海滩的名人,外国人都称他为“印《圣经》的宋查理”。

他还和别人合资创建上海商务印书馆,除了为中国人出版西方教科书之外,还从事大量的商务类印刷业务。到1904年,他的个人资产已非常可观,并将流动资产都贡献给革命活动。

宋查理为革命做的另一个贡献,是创立上海华人基督教青年会。普通帮会成员把基督教青年会作为活动场所,而不至于引起猜疑。

中年时期的宋查理

1905年,宋查理前往美国为孙文筹措经费。他从当初资助自己读书的恩人、美国大富翁朱利安·卡尔那里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经费。

卡尔将这个受到自己培养的中国年轻人视为终生的门徒、一场解放全世界¼人口的斗争的主要策划者。

凑款活动成功后,宋查理被任命为同盟会财务总管。此外,他才还继续担任孙文在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执行秘书,用自己口袋里的钱供给孙文的个人花销,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革命活动都不能中断。

流亡途中的孙文,一路不停地发表革命演说,宋查理则担任他的财务总管。他俩可谓唇齿相依,痛痒相关。如果中途分道扬镳,吃亏的是宋查理。

批评宋家的人把宋查理看成一个诡计多端的投机钻营者,他把孙文当成了获取权势的工具。香港大律师陈丕士写道:

“在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之前,每个中国人都会去‘寻找机会’,这已经成为一条处世原则。

在宋查理眼中,孙文也是就是那个‘机会’。这么做虽然有点冒险,但仍有希望借此使他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获益。”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宋查理结识孙文,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他不仅被任命为同盟会财务总管,还担任海同盟会总部的执行秘书,权力资助孙文,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革命活动都不能中断。两个人可谓唇齿相依,痛痒相关。

支持孙文搞革命事业的同时,宋查理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呢?

来源:梦宇讲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