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于4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抛出重磅言论,称“不排除将中国企业股票从美国交易所退市的可能性”,并强调“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中国近期对美国加征84%报复性关税的举措,被视作中美贸易摩擦从商
【事件聚焦:美方威胁升级,中概股退市风险陡增】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于4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抛出重磅言论,称“不排除将中国企业股票从美国交易所退市的可能性”,并强调“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中国近期对美国加征84%报复性关税的举措,被视作中美贸易摩擦从商品关税向金融市场延伸的标志性事件。
贝森特指责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且态度强硬,称美方正与盟友协调,推动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再平衡”,并警告中方勿通过人民币贬值对冲关税压力。此番言论迅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中概股首当其冲,阿里巴巴、百度等股价单日跌幅超4%,美股科技板块亦受波及。
【背景分析:贸易战“金融化”,中企融资渠道承压】
此次退市威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缩影:
1. 关税战再创新高:美国对华关税已从104%追加至125%,覆盖商品范围扩大至70%的欧盟出口品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承压。
2. 审计争端历史重演:2020年美方曾以“审计不透明”为由威胁中概股退市,最终因法律和市场阻力未全面实施。此次贝森特再提退市,可能借贸易战背景施压中方让步。
3. 中概股“回归潮”延续:近年来,阿里、京东等企业已启动港股、A股二次上市,若退市风险加剧,或将加速中企撤离美股。
【市场冲击:全球资本“避险模式”开启】
- 中概股估值受挫:阿里巴巴、拼多多等龙头企业股价波动加剧,投资者担忧退市将切断其重要融资渠道。
- 美股连带风险:科技股占美股市值权重超30%,中概股若集体退市,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收缩及投资者信心危机。
- 新兴市场连锁反应:亚洲股市普跌,人民币汇率承压,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国债等资产。
【深层博弈:中美经济“脱钩”风险几何?】
贝森特的威胁虽具威慑性,但实际执行面临多重障碍:
1. 法律与市场反噬:强制退市需通过SEC独立审核,且可能触发投资者集体诉讼,美方需权衡本土资本损失。
2. 中方反制筹码:中国手握稀土、半导体原材料等关键出口管制权,若美方推进退市,中方或打击美国军工、高科技产业。
3. 全球资本站队难题:欧盟、日韩等经济体正对美关税政策发起反制,若金融战扩大,多国或被迫调整对华投资策略。
【未来展望:投资者如何应对“黑天鹅”?】
1. 短期策略:关注政策敏感型行业(如科技、外贸),规避高负债、依赖美股融资的中概股。
2. 长期布局:中概股回归港股/A股趋势明确,可聚焦“双重上市”企业及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板块。
3. 风险对冲:增配黄金、大宗商品及非美资产,分散地缘政治波动风险。
【结语:博弈无赢家,理性方为锚】
中美从“关税战”转向“金融战”,凸显两国博弈进入深水区。然而,经济“硬脱钩”代价高昂,全球产业链亦难承受系统性冲击。对投资者而言,唯有紧盯政策风向、强化资产韧性,方能在风暴中稳舵前行。
来源:端庄优雅小羊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