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奥一周年|对话教育领航者:教育如何“变”向“未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15:07 1

摘要:在4月8日春暖花开的日子,160名学生、78名教职工、100多名家长及嘉宾参加了籽奥高中的周年盛大庆典。籽奥执行校长刘骁威先生为这次庆典致欢迎辞,学校当日的直播引起了一万多人的热烈关注。

上海籽奥高中全体教职工经过一年的努力和蜕变,让我们的校园稳健地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而“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悄然发生。

在4月8日春暖花开的日子,160名学生、78名教职工、100多名家长及嘉宾参加了籽奥高中的周年盛大庆典。籽奥执行校长刘骁威先生为这次庆典致欢迎辞,学校当日的直播引起了一万多人的热烈关注。

在这一天,我们每位嘉宾都将自己的视角,聚焦于正在剧烈变革中的教育行业。

从涌现的AI技术到不断革新的课程体系,“变”给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让许多家长在各种纷繁的信息中陷入更深的焦虑。

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俞立中校长分享: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的思考

嘉宾介绍:

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教授

正如俞校所说,教育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有三个关键变化深刻影响着国际教育。一是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其速度远超想象,给教育带来了诸多惊喜与挑战,二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让许多家长处在深深的焦虑中。三是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创新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未来的世界会怎么样?未来的教育会怎么样?未来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我们在从工业化时代的强调“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向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强调“个性化”的教育模式的方向转变。

俞校在分享中,带我们畅想了未来的学校——无疑,学校教育的目标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更强调个性化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校集体氛围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人工智能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思辨。

可见在未来,学习的方式将更加个性化,作为教职工我们要记得:“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种教育模式适用于所有人。”

相较课程教材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师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才是更重要的,但是教师和教学方式仍只关注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如今,“内卷”似乎成了许多家庭教育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有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家长们也承担着巨大的焦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读一所好小学、到一所好中学、再进入好大学、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似乎成为了每个孩子人生成长的模板。

由此可见,我们的关注点更应该放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上,重新定义 “成功” 的概念,理解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欢迎挑战、拥抱变化,将学习视为终身的事业,激发他们创新的“本能”。

回想许多孩子的成长历程,似乎很少有机会自己选择学校、选择学习方式,这正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角度。“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辩”是俞校想要告诉每位学生和家长的话,也是我们期望中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当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让很多家长困惑与焦虑。频繁的政治冲突与经贸摩擦使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选择,教育与文化的国际交流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看到教育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中国在融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帮助孩子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尹后庆先生分享:学习,面向更好的未来

嘉宾介绍: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 尹后庆先生

在尹主任的分享中,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技术革新给教育带来的压力和机遇。

从Chat-GPT 到Deepseek,每个人都身处在这场技术革新的巨浪中,教育工作者们更是如此。

一方面,人们期望教育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让师生尽快掌握并运用这些工具;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又促使人们思考,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哪些是应该坚守的 “不变”,哪些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就这一点,尹主任提出了3点需要我们坚守的理念:

第一,学会探究。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可能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类总在问题中学习,学习的本质是对于问题的探究。

东西方的教育先贤都关注学习中的“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问题”中学,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乐于评论,老师更像一位引导者、助学者,而不是答案的提供者。

学生能够对外部世界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这个过程,同时实现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

第二个,学会质疑。

海啸般的信息总让人感到迷茫,如何在其中不被误导,成了每个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下的课题。

学会判断每种声音背后的利益和冲突关系;时刻记住权威身份并不意味着通吃所有学科,即使对专家的言论,也需要抱一定怀疑的态度;学会将我们今天的生活常识放在科学知识的平台上去衡量......借助这每一步,鉴别我们身边的信息。

善于提出好的问题,同时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共识。面对海啸般的信息,能有更加准确的判断,秉持着创新的态度,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可以利用的东西。

第三个,学会担责。

学习摆脱功利回归本源的重要标志,是学习者主体精神的确立。

问题和探究能给学习者建立起主动的学习意义,成为人探索世界、认识社会、发现自我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自我觉醒与心灵成长的原生力量。

人工智能越发展,越要强化学习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智能工具越发展,越要强化学习者的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是人才有的,机器人是不会有的。

正如尹主任所说,如今已是教育与技术的竞赛之年,技术似乎已经走在前面,教育面临着重新适应的艰难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快学习方式变革,直面挑战,着眼未来。

籽奥校长王慧琴分享:籽奥学子应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籽奥的成立,更核心的愿景是为中国的国际教育本土化贡献自己的课程解决方案,同时,籽奥成立的时间节点也是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间节点,我们期待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的需求。

每个学校都在讨论“全人教育”,那么籽奥是怎么定义自己的“全人教育”的呢?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籽奥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

籽奥高中作为一所创新型的学校,从六个纬度,品格发展、学术素养、批判性思维、情感发展、健康的社交技能和多元文化适应定义了AI时代的全人教育。

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两大课程核心和四大模块”,“信息素养与批判性分析”作为籽奥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学生辨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理性判断,明辨真伪,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再如籽奥的核心课程HPQ和EPQ,老师带领学生“强化学习和现实世界的连接”,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为未来的学术深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正如俞校长和尹主任的分享,当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多元化、个性化,培养孩子们在作为数字公民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籽奥在课程模块中加入了“社会情感课程”,发展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负责任的决策能力五项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心理韧性以及数字公民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在数字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个校庆日,还是孩子们的Career day,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职业发展论坛,未来我们还想成为籽奥学子的职业探索基地,对接康桥工业园区的优质企业,邀请园区内顶尖企业家担任职业导师,为学生搭建真实的职场体验平台,尽可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孩子们成为“学会探究、学会质疑、学会担责”的适应AI时代的学生。

正如王校长所说:“我相信籽奥提供的完整的全人教育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大学申请,更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成长路径。”

籽奥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确未来的追求方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

努力成长为更有力量、更有智慧的教职工团队,陪着学生们一直向前,是籽奥每个教职工的愿望,为此我们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认知;在这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力量。

在这个难忘的校庆,我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好吃好玩的内容,精彩的圆桌分享,关注籽奥高中,更多精彩就要来了!

来源:留学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