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约莫七八年前,因工作调动,我远赴深圳工作。深圳年轻人颇多,因为身份关系,每到下班时,总有人相邀小酌。那会儿南方人大多偏爱低度酒,其中最常喝的便是古绵纯,三十三度。于我而言是“小菜一碟”。久而久之我就成了他们嘴里酒量最好的人。
约莫七八年前,因工作调动,我远赴深圳工作。深圳年轻人颇多,因为身份关系,每到下班时,总有人相邀小酌。那会儿南方人大多偏爱低度酒,其中最常喝的便是古绵纯,三十三度。于我而言是“小菜一碟”。久而久之我就成了他们嘴里酒量最好的人。
喝酒可以让人感到年轻。当时深圳流行喝调制酒,在红酒里兑入古绵纯,加上冰块、薄荷、菊花,偶尔还倒一些可乐饮料或雪碧,叫做“鸡尾酒”。这酒入口时几乎尝不出酒味,酒不醉人,反而是让酒气熏得人自醉。
也是在那年,表哥来深圳打工,我帮他安排了厂里门卫保安的工作。从那以后,每到晚上八点下班后,我总会约他去厂门口的小饭馆。点上一两道小菜,再拿几瓶江小白,兄弟俩就着酒,就拉起了家常。喝的更多的是情谊。我们聊起儿时一起玩耍的点滴趣事,说着各自心里的真心话,兄弟情谊绵延在千里之外,排解着人在异乡的思愁。
后来,我被调到省里工作,身边的同事对白酒没什么兴趣,更偏爱红酒。虽说我对红酒向来不太感冒,但为了融入环境,也学着装起文雅,慢慢练就了用嘴抿酒的“功夫”。酒桌上的规矩也多了起来,推杯换盏有讲究,说的每句话都要费些心思斟酌。只是每当独自一人时,我还是会忍不住开一瓶白酒。
如今我已年过四十,身体大不如前,明显感觉不胜酒力。喝酒的次数能少就少,就算不得已去了酒场,也是能少喝一杯是一杯。
不过近些年,有件事倒成了固定的期盼:每年回家,同村的发小们总会聚在一起。不讲究繁文缛节,摇骰子、猜拳、喝酒,成了我们之间不变的话题。前几天和发小喝酒,几瓶江小白下肚,意外觉得变好喝了。酒过三巡,大家开始感叹这些年走过的岁月,聊起各自的不易与收获,喝得醉醺醺的。
现在更加明白,年龄越小,酒胆越壮,酒量也跟着大。可随着年龄增长,喝酒时反倒越来越胆怯,再也没了当年的豪情壮志。但是遇到知己,喝酒却是另一番感觉。
来源:生活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