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如意”沉浮史:一套西装卖7万,却负债400亿?邱亚夫做了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3:54 1

摘要: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昔日要把企业做成中国LVMH的山东如意集团创始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背上400亿的负债,沦为老赖。

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工出身,却把濒危的毛纺厂干成了规模百亿的时尚服装品牌;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昔日要把企业做成中国LVMH的山东如意集团创始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背上400亿的负债,沦为老赖。

短短4年时间里,如意集团是如何从百亿服装品牌赔的倾家荡产的呢?

时至今日,坊间仍然流传着各种关于邱亚夫的传奇故事......

1983年,邱亚夫做了一个让全厂哗然的决定——辞职去西安读大学。

在那个“铁饭碗”至上的年代,放弃工作去读书近乎疯狂,但他咬着牙报了西安纺织学院的毛纺织专业,成了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

课堂上,老师讲着国际纺织业的革新:意大利的自动化生产线、瑞士的精纺技术、法国的奢侈品面料……

这些名词像一簇火苗,点燃了邱亚夫骨子里的执念:“我们的机器,凭什么只能织出廉价货?”

十年后,当全国纺织业陷入倒闭潮时,邱亚夫终于等到了他的机会。

1992年,济宁毛纺织厂负债累累,濒临破产,35岁的邱亚夫带着一纸改制方案闯进领导办公室:“改名叫如意集团,引进欧洲设备,做高端面料!”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倒吸一口冷气——厂里连工资都发不出,哪儿来的钱买进口机器?

没人知道,这个决定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邱亚夫带着技术团队以“采购商”名义混进欧洲纺织厂,他们揣着笔记本,在意大利人的车间里偷偷记录参数,在法国人的实验室外徘徊偷师。

49家企业,200万考察费,换回的是200多条技术整改方案,回国后,邱亚夫抵押厂房、四处借贷,硬是凑出2亿元买下瑞士最新生产线。

工人们看着那些闪着冷光的机器,既兴奋又恐慌:要是卖不出去,咱们连裤衩都得赔光!

新设备运转的第一年,如意集团奇迹般扭亏为盈。

车间里流传着一个细节:某天深夜,邱亚夫摸着刚下线的羊毛面料,突然对技术员说:“这手感还不够软,再薄三分之一!”

众人叫苦不迭,他却盯着样品喃喃自语:“我们要做的不是布料,是艺术品。”

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在1999年迎来了转折,为了打开海外市场,邱亚夫派出了手下最剽悍的“女将”杜元姝。

这个山东姑娘拖着六个装满样布的行李箱,独闯欧洲,住最便宜的旅馆,啃方便面就咸菜,她挨个敲开米兰、巴黎的服装公司大门。

一次,某法国品牌高管瞥了眼样品,讥笑道:“中国人只会抄袭,懂什么是奢侈品?”杜元姝当场剪下一块面料扔进红酒杯:“24小时后,如果它褪色起球,我赔你十倍货款!”

第二天,对方盯着完好无损的布料,默默签下了第一笔订单。

真正的爆发来自一项颠覆性技术——“如意纺”。当专家徐卫林提出“把长丝放在羊毛外围”的疯狂设想时,所有同行都觉得他疯了。

然而,邱亚夫却力排众议,拨出巨资支持实验,3000多次失败后,团队终于将1克羊毛拉伸到500米,织出的面料薄如蝉翼,却柔韧如丝。

巴黎PV展上,欧洲设计师摸着“如意纺”惊叹:“这简直是纺织业的芯片!”一套西装7万元的定价,让如意一夜跻身奢侈品阵营。

庆功宴上,邱亚夫喝得大醉,搂着徐卫林的肩膀说:“咱们这是把老祖宗的丝绸,玩出了新花样!”

2010年后,邱亚夫的野心膨胀到了临界点,他不再满足于卖面料,他要做“中国的LVMH”

日本百年服装巨头Renown、法国轻奢品牌SMCP、瑞士奢侈品牌Bally……短短八年,他豪掷50亿美元,将十几个国际品牌收入囊中。

如此情形引得业内瞠目结舌:一家山东纺织厂,哪来这么多钱?

答案藏在复杂的资本游戏中,邱亚夫通过三家上市公司疯狂融资,用国内贷款收购海外资产,再用这些资产抵押借新债。就像高空走钢丝,他坚信只要品牌矩阵形成,现金流自然会源源不断。

没曾想,2019年,日本Renown突然爆雷,这家老牌企业早已千疮百孔,如意接手后非但没能扭亏,反被拖入6432万美元的亏损黑洞。

紧接着,疫情冲击导致全球门店关闭,资金链彻底断裂。

2020年的某个雨夜,邱亚夫坐在济宁总部顶楼,面前摆着两份文件:济宁城投临时撤资35亿的通知,和英国子公司破产清算的函件。

玻璃窗上雨水横流,倒映出他两鬓的白发,十年前,他在这里签下第一笔海外收购合同时,窗外是漫天烟花。

如今,如意集团负债400亿的消息传遍业界,有人嘲讽邱亚夫是“赌徒”,有人惋惜他“成也并购,败也并购”。

但当年跟着他闯欧洲的老员工还记得,1997年改制时,邱亚夫曾把全厂工人召集到操场,指着新设备说:“这些机器不是救命稻草,是咱们和命运较量的武器。”

或许,这位“纺织狂人”从未改变,从车间少年到跨国集团掌门人,他始终相信“变”才是生存法则,只是这一次,变得太快太急,棋盘上的棋子已不受控制。

2019年,由于邱亚夫和杜元姝违法情节严重,一个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一个是3年,显而易见,这一结果会对如意集团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那个当年意气风发的创业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背负400亿巨额债务的老赖,更加让人感慨:创业这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

来源:风沙纪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