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建筑物结构中重要的功能载体,地下空间的规范使用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居住安全。然而,部分居民为图便利,将地下室违规改造为居住场所,甚至有私拉电线、堵塞通道、超负荷用电等现象屡禁不止。近期,有市民通过杨浦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来电反映周家嘴路某店家将地下一
当城市天际线不断向上生长时,深藏地下的安全防线是否同步筑牢?这个叩击城市治理的核心命题,在江浦路街道地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中得到了铿锵回应。
作为建筑物结构中重要的功能载体,地下空间的规范使用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居住安全。然而,部分居民为图便利,将地下室违规改造为居住场所,甚至有私拉电线、堵塞通道、超负荷用电等现象屡禁不止。近期,有市民通过杨浦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来电反映周家嘴路某店家将地下一层的仓库已改造为职工宿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核实并处置。
在接收工单后,江浦路街道城运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时间电联市民,初步了解情况并明确其诉求,另一方面,街道应急条线随即出动,由平安办率先牵头,联合区消防支队、属地派出所等6个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赶赴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整治方案。在市民反馈的地下室内,工作人员通过核查发现,该处区域内不仅违规设置了隔间供多人居住,还有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情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此外,对放排列的上下床铺让本就狭窄的室内空间变得更加拥挤不堪,而随意堆放的衣物、生活用具等私人物品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各个角落,占据了绝大部分地面空间,也使唯一进出通道几乎被完全堵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共同守护和谐室内环境,加快化解潜在风险,现场检查组紧抓多点隐患治理,立即展开研判,并采取“宣教警示+刚性执法”双管齐下模式,以推动整治初步落实。一方面,现场工作人员率先对责任人开展约谈,并配合消防专家面向所有住户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播放近年来地下空间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让所有人了解到违规住人的隐患危害;另一方面,消防支队现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明确要求一周内内清退住宿人员,并拆除隔断及上下铺等设施,恢复通道畅通。整治过程中,专项检查组部分成员对整改点开展轮流驻守,全流程跟踪整治进度,保障了处置现场有序、安全,也为人员搬离提供帮助。
不过,在此期间,仍有个别人员以“临时过渡”“经济困难”为由,拖延整改,迟迟未能搬离。鉴于此情况,行动开始的一周后,街道平安办再度联合区消防支队前往现场,依法对拒不配合的人员督促搬离,并在检查相关区域无电路故障、无易燃物等安全隐患后,断开总电闸,依法查封地下空间,以强制手段的快速落实,全方位实现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
为巩固整治成效,江浦路街道有关部门再次汇聚合力,发挥“组合拳”处置动能,面向所有重点管理区域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三维立体”长效管理机制,涵盖常态化巡查、宣传引导以及联动化解等多维度措施,持续打好“防返潮”阵地战。有关街道部门依托网格化平台,对沿街商铺、地下空间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高频次开展已整治区域“回头看”行动,严厉打击区域内“三合一”场所,做到有疑必查,有异必纠,切实将防返潮工作落到实处、细处,确保社区百姓生活安全无忧;通过案例警示、普法宣传等多途径手段普及法律法规,将消防知识播送至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居民与商户的安全意识与遇险情的自救能力;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协作模式,建立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席会商制度,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社区环境。
通过后期电话回访,反映人已确认该沿街地下室区域再无住人情况,并对江浦路街道有关部门的处置工作表示满意。
下一步,江浦路街道将不断深化社区普法宣传,继续加大违规住人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同时,通过建立高效联动的应对机制,切实加强组织执行保障,不断提升各部门、各单位面对潜在险情的灵敏嗅觉与高度警觉,压紧压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真正筑牢安全底板,持续提升工作成效,真正将来自“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诉求高度融入实际行动,将成果嵌入百姓心中。
文字丨成佳佳
编辑丨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