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把零线和火线接到一起,砰的一下,保险丝崩飞了,刘怡明吓了一跳。那时,她正按老师教的电路图组装线路。德国电工的接线工艺是学习模版,横平竖直,拐弯处最好都是直角。线路通了,灯泡点亮的一刻最有成就感。
文 |李希澄 姚汶含
编辑 | 吴意
同学把零线和火线接到一起,砰的一下,保险丝崩飞了,刘怡明吓了一跳。那时,她正按老师教的电路图组装线路。德国电工的接线工艺是学习模版,横平竖直,拐弯处最好都是直角。线路通了,灯泡点亮的一刻最有成就感。
为了给自己装修,刘怡明报名培训。去年趁房价回落时,她在成都买了套90多平的房子,给装修挪出10-15万预算。挑选半个月,刚交2000块定金,装修公司跑路了。不想再应付这些扯皮,她去搜装修教程,大数据最后把这家全女电工班推到她眼前。
上10天课,1900块,从上午9点学到下午5点,教材按初级电工所学知识改编,筛选出家庭电路的部分。实践难度从连接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慢慢升级到三个开关的线路。
20多平方的教室里,有十几个学员。一个女孩即将出国留学,想减少未来在国外维修高昂的支出。有位孩子刚出哺乳期的宝妈,要充实生活。大部分学员从外地来,为的是“全女”氛围——市面上大多电工班都由男性学员和老师组成,会追问她们:“你为什么来学?”
有个同学从上海过来,原先独居在黄浦一栋老旧筒子楼里,一次半夜找人来开锁,以为200能解决,对方要600。她试过网课自学,看不下去,“像小学生进了初中生的物理课”。去年夏天,因为工作压力大离职,她去川西徒步,正好赶上这里的培训,成为她Gap的一部分。维修课的内容也是她需要的实用技能,比如家里的线怎么走的,某段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可生活里状况百出,不是课桌上的一块木板和几个元器件。强电箱里的电线就有一大捆,汇总家里所有线路,刘怡明经常忘记哪根线控制哪个房间。装吊灯时,棚顶上的电线太短,她把灯的电线和棚顶电线连在一起,缠好电工胶布,再装进收电线的盒子里。装完,灯没亮。又爬上梯子去看,发现是电线接松了。
●
刘怡明的电工课笔记。讲述者供图
拧螺丝也有技巧,橙子35岁后才知道。她在成都另一所培训学校上家电维修课,回到家把洗衣机、空调都拆了一遍,意识到课堂上的设备是因为反复被拆机,外壳一碰就掉。家里的不一样,从来没拆过,空调外机上的钉子生锈了,没法直接用手电钻拧开,得先把螺丝敲松,或用除锈剂。这是她拧坏了好几个螺丝总结出的经验。
去年,待业两年的橙子开始学习家电维修和清洗,想靠转行谋生。据腾讯新闻报道,一位自媒体博主去年组电工班,20个女学员,有一部分是互联网运营、品牌营销、销售、审计,“想从没有成就感的工作中、出现瓶颈的职业道路上得到解脱”。
社交平台上也释放着类似的信号——维修可以成为女性的就业选择。UI设计师转行做水电工的大双在账号里称,物业电工是个躺平的好去处,“这行没有年龄限制……工作也比较轻松”,有上进心的能在外面接单,还可以拍视频、做直播。
按一位在昆明给独居女性做维修的女师傅说法,很多客户在描述家庭故障时,“把问题放大”了。一问就是笼统地说,热水器漏水了。看了对方发来的视频,她发现问题不在热水器,而是墙上的角阀漏水了,只要换一个就行。还有女生说,下水道堵了。她教对方排查,最后发现是台盆下水口被毛发堵住了,清理干净就行。
杨锦茹在成都独居时,见识过维修行业里的收费乱象。有次家里的燃气灶打不着火,她问师傅具体出了什么问题,对方支支吾吾,就说只能花200块钱换个灶。还有次床铺中间的横梁断了,维修师傅要价300。她嫌贵,去五金店里花几块钱买了钉子,用锤头把横梁衔接处的木托加固,就修好了。
小时候,但凡动用工具和机械的事,家里都是等父亲做。母亲觉得自己量不好水管尺寸,鉴别不了品质好坏,而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她对这些维修感兴趣,跑去围观,可父亲没想过要教她,更不会让她上手。
她今年30岁,上维修班掌握一些技能后,发现没有想象的难。回农村老家时,看到灯坏了,她想换,但父亲马上质疑:你会换什么?
完成培训,拿到专业证书后,那会儿35岁的橙子在一个主打服务独居女性的平台注册成为维修师傅。有次接到一个维修热水器的订单——温度乱跳,有提示故障的警报声。上门花了半小时排查燃气阀、水压、温控、出水温度感应探头等常见故障点,热水器还是没恢复正常。最后,她只能求助培训学校里的老师,找到问题出在热水器温度的控制主板上。
客户独居在公寓楼里,热水器的毛病之前也有,通过物业管家找过维修师傅。来的是个男性,问东问西,打探各种信息,让她感到不适。这次找来橙子,是想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今年春节后,橙子还接到一单修热水器的,也是个独居女性,为了要找女师傅,她等了10天。她曾叫过一个男师傅上门,对方进门后就往她卧室里瞟了一眼,她心里不舒服。
修完热水器,客户告诉橙子,厨房的水管也坏了。她找过教程,试过自己补,还是漏,“钱都漏没了”。厕所的洗手台也漏水,橙子检查后发现,不是漏水而是反水,水下不去,溢出来。橙子让客户下单好需要更换的材料,等东西齐全了,再上门维修。
离危险最近的一次,在去年10月,橙子去一个老旧小区,帮一位独居女性更换厨房的插座。插座因为老化裂开,还有被烧过的痕迹。橙子关掉了电箱的总电源,下意识觉得“已经没电了”,正要上手换插座,忽然想到应该再用电笔测一下。结果,电路上仍有220V。排查后她发现,这间厨房的电路经过的是整栋楼总电表,而不是家庭配电箱。
●橙子在剥电线。讲述者供图
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是维修市场的一大痛点。除了故障本身的危险,不少网友表达了面对陌生异性上门的顾虑,甚至愿意为女师傅花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一份安心,“我认真的,我请个男的上门我吓得要死,生怕出啥事,还要找人陪我……”
橙子所在平台成立于两年前,专为独居女性服务,运营一年来了9万注册量。在社交平台上,一家关注度最高的全女维修安装团队,在相近时间里积累到51.6万粉丝。她们发出一张团队合照——7名女工穿着粉色工装,有人坐在工具箱上,有的拿着安全帽。帖子标题是“对,我们都是女师傅!”
去年年底,张云涵刷到这个帖子,自己负责的项目运营到尾声,正面临选择——是继续待在朋友的公司,还是找新的出路。她想起有次家里的马桶堵了,叫人上门维修,报价时说只用十几块,上门后变成要么拆马桶,要么买600块的疏通剂。独自面对1米8的男师傅,她觉得没有选择的余地。
那张女师傅合照下面,有8000多条评论,让张云涵看到了市场。前两个月,她考完初级电工证,想在重庆也成立一个女维修工团队。和刷到的账号思路类似,她发布第一条帖子,强调了女师傅的优势,“我们不再是被迫妥协的求助者”“工具也可以是女人的玩具”……
自己的优势在运营不是技术,张云涵想找更专业的女工加入。结果发现来问能不能加入的,也都是没有技术基础的人,只有一个在建筑行业工作的90后算作兼职,周末偶尔来帮忙。组织不起全女维修团队,张云涵打算换个思路,计划和机构合作开电工专业班,培养女电工。
账号运营了一个月左右,粉丝有上千,群里也有500人。订单却不多。收费由上门费和维修费两部分组成,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上门费,咨询到一半就断了。到三月下旬,总共接到3单,分别是安猫爬架、换锁和修复木地板。原本张云涵考虑只接独居女性的维修订单,现在换了想法,说只要认可女师傅价值的客户,都可以接受。
订单量少,也让橙子发愁。成为大众化平台的入驻商家,要花上一笔不小的费用,自媒体是最主要的客户来源。一年前她发的都是上门维修的日常,标题就叫“女维修工的一天”。
接的订单不同,出的状况也不一样。有次去给客户安装阳台防护栏,要在阳台爬上梯子给顶面打孔,橙子恐高,看了客户发来的照片,接近20层,更觉得不安,紧急下单了安全绳。到了现场,比照片显得更高,她站上梯子感到害怕,安慰自己:看不见,看不见。因为墙不平,打孔花了不少时间,安装完成,一下午就过去了。
她还去过女生宿舍里清洗空调。到了之后崩溃了——空调出风口密密麻麻的霉点,过滤网上长了很厚一层灰黑色的毛。因为宿舍限制使用大功率电器,清洗设备用不了,只能手动清洗,花了3小时。
去年12月30日,她发出一条年终总结视频,按时间线讲起过去一年做女工的经历,包括经营上遇到的问题,在网上遭到的恶评。有人说她穿得干净,“一看就不是会干活儿的”,也有质疑摆拍的,说以后一定会开直播带货。她记录在高温下出门维修的经历,背着二三十斤的工具包,还没有到地铁站,就出了一身汗。底下说:“女人就是不行。”
做维修工一年,橙子没挣到钱,在倒贴积蓄。从春节到3月初,接到订单10个,收入2200块,还覆盖不了4000房租。大学毕业后,她做过房地产采购、互联网公司运营,在县城老家试过开串串店,碰上疫情。店倒闭后,还试过医美行业。
最后一份工作是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独自负责一个项目,月收入两万,但项目推进不顺利,得不到公司支持,她不愿躺平,待了几个月后离职。这之后再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连简历回复的都少。她猜,是因为自己卡上了所有bug——三十多岁,未婚未育。
2023年11月,她刷到一条帖子——“身为女性的你愿意从事维修行业吗?”装修老家院子时,她掌握了一些手艺活。她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维修女工,发现没有在做的人,跳出一些擦边视频,“你突然发现一个你会的东西,市场上还缺,会觉得这个事情好像可以作为自己的职业”。
今年1月初,社交平台热传“还没美缝 装修工人在我家撒尿”的事。近1500条评论垒起对装修工人的不满,不少人抱怨工人用了马桶还不冲水。一位河南郑州的网友称,去年元旦她家新房还没装修好,就因为工人抽烟失火了,“119都来了”。
相关吐槽有390万篇,维修行业乱象的矛头指向了性别。有一些之前就在组织全女电工班的,趁着帖子热度,跟贴回应,很快吸引了56.9万点赞。
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维修师傅,成本超过围观者的预期。拿到基本的上岗证后,业内的规矩是要找师傅跟学。因为是女性,橙子找不到愿意接受自己的师傅,只能托熟人介绍,到工地上看着师傅的操作学,给师傅买水递烟。师傅手头有活儿要干,能教的也有限。
维修空调、冰箱的单子,橙子接不了,前者涉及高空作业,她恐高;冰箱维修通常不能在客户家直接完成,要拉到更大的空间,橙子没有这个条件。还有女性联系橙子上门,房东却信不过,要求换个男师傅来修。
橙子拒绝过三个装电动晾衣架的单子。因为这是个力气活儿,要在天花板上打孔,很费劲。她身高1.63,力气不大。而且很多新手通过卷低价接单,上门赚取经验。客户花五六十块就能找到人上门装电动晾衣架。去年年底,橙子试过调低报价,没多久觉得不值,“我凭什么要贱卖自己的学习成果?”
维修并不是一项复购率高的服务,为了增加收入,她开了家庭常见故障线下课,综合课188块,时长5小时,教辨识家庭常用工具、换门锁、家庭水路或电路等内容。课程结束,有人问她要如何成为一名维修师傅。对方35岁,在体制内“干杂活”,没有价值认同感。橙子收到过很多询问如何入行的私信。一开始,她都详细回复,但逐渐发现对方只是随便问问。
●橙子给学员上维修课。讲述者供图
一个刚毕业的女生跟橙子聊了两个多小时,说自己在考公,想同时学个技术,做橙子的学徒。但最后女孩的父母不同意。今年1月橙子还组织了一次线下分享,来了十几个人,问起来都说是来凑热闹的。
去年年底,在宠物连锁店做管理的徐幸真行动了。当维修工作成为她唯一的收入来源时,矛盾出现——她不好意思谈钱,说是有种“不配得感”。在一次接单中,她发现之前买来的灯泡瓦数不匹配,要去距离很远的五金店重新买。那次维修花费了她3个多小时,但最终的价格只多收了重新买灯泡的费用。
有的订单只要换猫眼、换电池,她不忍心赚这些钱,直接告诉对方解决办法。入了行,她发现,所在城市宁波对女性维修师傅的需求量不大——独居女性在数量上比不过大城市,大部分人也不认为女师傅是刚需。
从春节到现在,她只接到3个订单。她开始转做自媒体,更新维修的教程视频,起名为“女性成长小课堂”。选题来自身边——环顾家里一周,列下十来个日常生活中需要维修的场景。更新的6个视频里,涵盖换插座、修复墙面坑洞、换马桶等内容。点赞数都停留在个位数,最高的一期有355个点赞,是关于更换防盗猫眼的。
辞职的事,她一直没告诉父母。他们偶尔关心下没下班,什么时候休息,她像往常一样回复。问起工作近况,她就敷衍:“挺好的。”父母在平台刷到她更新的视频,她解释,是在帮邻居修东西,纯碎是个人爱好。
来源:极昼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