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5年的英国蒙茅斯郊外,RockfieldStudios里,皇后乐队的一周看似闲散,录音棚联合创始人KingsleyWard在户外玩飞盘时,随口问起乐队动态,吉他手BrianMay只轻描淡写一句:“Freddie在屋里写东西呢。”谁也没料到,这间屋子里正在
1975年的英国蒙茅斯郊外,RockfieldStudios里,皇后乐队的一周看似闲散,录音棚联合创始人KingsleyWard在户外玩飞盘时,随口问起乐队动态,吉他手BrianMay只轻描淡写一句:“Freddie在屋里写东西呢。”谁也没料到,这间屋子里正在酝酿的,会是日后震撼全球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Kingsley悄悄走进屋,看到FreddieMercury正坐在钢琴前练习,这首当时暂被命名为《Freddie’sThing》的曲子,彼时还只是创作者笔下的草稿。说实话,那会儿没人能想到,它会成为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皇后乐队这次来Rockfield,已是第二次,1974年他们首次到访时,还未凭标志性作品打开名气;而1975年《KillerQueen》获得市场认可后,乐队已拥有一定知名度和经济实力。
本来想,知名乐队创作或许会更“刻意”,但后来发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诞生反而藏在这种松弛里,皇后乐队在录音棚的一周,没有紧绷的工作安排,这种无压力的氛围,反而让创作灵感自然流淌。直到乐队完成录音离开,Kingsley都没完整听过这首融合抒情、歌剧与硬摇滚的作品。第一次完整聆听,是在开车时通过收音机,他后来回忆:“太棒了!”那种惊喜,大概就像偶然发现了藏在平凡日子里的宝藏。
《波西米亚狂想曲》能在这里诞生,不只因为皇后乐队的才华,更因为Rockfield本身就带着摇滚的基因。这个录音棚由Kingsley和弟弟Charles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最初他们曾寻求与传奇制作人乔治・马丁合作,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兄弟俩选择独立开创,没想到反而成就了一个传奇场地,它还是英国首个提供住宿的录音棚,这种沉浸式环境,为乐队创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很显然,Rockfield的魅力在于“包容”,1970年,奥兹・奥斯本带着黑色安息日乐队入驻,他们的音乐风格狂野、音量极大,奥兹后来回忆:“Rockfield给了我们自由,没有其他地方允许我们这样放声演奏,连屋顶瓦片都在震动。”除了皇后和黑色安息日,Oasis也在这里留下过经典音符。这些乐队风格各异,却都能在Rockfield找到创作的归属感,这大概就是它能成为摇滚圣地的原因。而在Kingsley的所有记忆里,Freddie录制《波西米亚狂想曲》时的独奏,始终是最特别的,“那个独奏太出众了,我永远不会忘。”
时间一晃五十年,《波西米亚狂想曲》并没有随着时光褪色,为庆祝这首曲子诞生五十周年,皇后乐队的BrianMay和RogerTaylor,近期与BBC交响乐团同台演出。本来担心古典与摇滚的融合会显得生硬,但后来发现,这种跨界反而让经典有了新的生命力,BBC交响乐团擅长不同音乐风格的融合,这次合作也让更多不同圈层的听众,重新关注到这首作品。
更让人惊喜的,是年轻人对它的喜爱,法国钢琴家JulienCohen组织30名乐手,在巴黎街头快闪演奏这首曲子,路人纷纷驻足,相关视频在Instagram上收获了大量关注。年轻电吉他手OllyPearson也参与了这次演出,他完美还原了BrianMay著名的吉他独奏。Olly说:“那一刻简直太震撼了,我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去形容。”演出前他很紧张,但肾上腺素上来后,所有顾虑都消失了。
老实讲,看到Olly这样的年轻人热爱经典,会觉得摇滚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Olly梦想着有一天能在温布利体育场演出,甚至和BrianMay同台。Kingsley笑着说:“他是个好人,我相信May一定会感兴趣。”而BrianMay近年来也在做着传承的事,他参与青少年音乐教育项目,通过线上大师课、校园workshop,分享吉他技巧和创作经验。这种双向的奔赴,让经典不再是“过去式”,而是能在新世代里继续生长。
五十年过去,皇后乐队的音乐、Rockfield的故事、《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旋律,依然能打动人心,毫无疑问,音乐不只是旋律的组合,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载体,藏着特定时代的情感与精神。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的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时光,就是因为它不仅有出色的创作,更承载了人们对摇滚精神的热爱,那种自由、真诚,又充满力量的表达。
如今,Rockfield依旧在见证音乐故事,Olly这样的年轻人也在接过传承的接力棒,或许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这首经典,也会有更多新的音乐传奇,在像Rockfield这样的地方诞生。而《波西米亚狂想曲》,会一直是这段摇滚历史里,最耀眼的印记之一。
来源:喵喵大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