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家长花费1.2万元给孩子矫正咬合,遇门店倒闭,接手方称无法处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0:55 1

摘要:去年,海口的谢先生在“优贝口腔”国贸店,为儿子进行牙齿矫正。矫正未完成,该店就关门了。而另一家口腔机构接手相关业务后表示,谢先生儿子的矫正无法继续进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起关注。

去年,海口的谢先生在“优贝口腔”国贸店,为儿子进行牙齿矫正。矫正未完成,该店就关门了。而另一家口腔机构接手相关业务后表示,谢先生儿子的矫正无法继续进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起关注。

谢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天生无法咬合,听力也不太理想。去年年初,在“介绍人”的推荐下,他带孩子到“优贝口腔”国贸店做检查,当时的负责人承诺,能够帮助孩子正常咬合。

“我孩子的牙齿,以前我也问过两家,他们说不会做或者年龄太小了不能做,‘优贝口腔’国贸店说能把牙齿,弄到正常咬东西而已,我也可以接受, 矫正不能像正常人那么好,我也理解,所以我就交钱给他了。”在缴纳12000元后,“优贝口腔”国贸店在孩子的牙齿上戴上了矫正器。可去年7月份,“优贝口腔”国贸店关门,工作人员也无法联系上。如今,原“优贝口腔”国贸店的经营场所变成了“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当初那名介绍人告知谢先生,经过两家机构协商,现机构会继续接手原机构的顾客。于是,谢先生带着孩子来到“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工作人员在检查后就摘掉了孩子的矫正器,但一直没有开展后续的矫正。

采访当天,“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确接手了原“优贝口腔”国贸店的一部分顾客,继续进行牙齿矫正和植牙等业务,但之所以停止了谢先生孩子的后续矫正,是因为孩子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个地方需要骨头切断,然后螺丝钉打起来。你看他情况,要做正颌,跟牙齿没关系的;正颌手术要几十万,不是一两万能解决的。”

据“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负责人介绍,此前谢先生花费12000元在原“优贝口腔”国贸店进行的是牙齿矫正,但事实上,牙齿矫正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咬合问题,根治孩子的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正颌手术。而这项手术涉及到骨劈开和骨移植,对于一整套人员、资质有着严格的硬性要求。目前,“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并不满足相应的要求,建议谢先生前往专业医院进行咨询,“正颌的要住院的,不是搞牙齿,拔个牙做个牙可以的,我们医院做不了;这个患者我们动都不敢动他,不是资质的问题,正颌要正颌医生才可以做,不能随便找个医生做知道不。”

在得知矫正无法解决孩子的咬合问题后,谢先生希望能够进行退费,但“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方面表示,谢先生缴纳的费用并没有到他们机构,需要和原“优贝口腔”国贸店进行协商。

家长维权无门难索退费

卫健部门受理投诉办件

事实上,这家“优贝口腔”国贸店国贸店在去年7月突然关门一事,就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当时,我们栏目试图寻找机构负责人无果。而随着“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接手部分顾客,其中的债务关系是否明确?家长谢先生又该如何维权呢?

新闻回顾

2024年7月,《直播海南》关注了海口“优贝口腔”国贸店停业关门引发顾客质疑的新闻。当时许多顾客反映,牙齿矫正做到一半,“优贝口腔”国贸店关门,工作人员也无法联系上。现场仅仅张贴一张公告,称商场装修和消防整改,但公示的电话无法打通。后经记者向承租方和辖区街道核实发现,“优贝口腔”国贸店属于主动关门。2024年7月22号,原“优贝口腔”国贸店员工前往街道投诉遭拖欠工资。后续辖区街道和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沟通,统计涉及人员数量,寻找解决办法。而记者查询发现,同一时间段内,海南、山西、北京等多家“优贝口腔”同时停业,引发质疑。

谢先生告诉记者,当初他是通过“介绍人”到“优贝口腔”国贸店,给孩子做矫正。“优贝口腔”国贸店关门后,也是这名“介绍人”告诉他,由“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接手原顾客 。那么,这名“介绍人”是什么身份?他能否联系上原“优贝口腔”国贸店的相关负责人呢?为此,记者也与这名“介绍人”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自己并不是原“优贝口腔”国贸店的员工,当时也是通过企业告知的方式得知了闭店及后续处理事宜。

那么,当初“乐莎莎口腔”龙华门诊部是以什么形式接收的顾客?如今谢先生的孩子无法通过牙齿矫正解决咬合问题,又要找谁退费呢?对此,这名“介绍人” 表示不清楚他们当初怎么谈的。

同时,记者了解到,谢先生已经通过12345进行投诉,这一办件被龙华区卫健委受理,工作人员已于4月5号到场初步了解情况,建议谢先生和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联系,同时针对商家退款问题及时咨询法律援助。

采访中,谢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由于下颌畸形,除了导致无法咬合之外,听力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刚刚植入人工耳蜗。谢先生从事保安工作,这笔矫正费用抵得上自己半年工资。在得知孩子可能需要进行正颌手术后,谢先生迫切希望要回这笔费用。

而回顾此前新闻报道案例,“优贝口腔”国贸店以较大优惠吸引顾客,在治疗结束前关门闭店,让顾客维权困难。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新规及司法解释,进一步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明确预付式消费场景涵盖健身、美容、培训等生活消费领域;严打“职业闭店人”,杜绝商家以逃避债务为目的“更名改性”、转移法定代表人等行为;同时明确经营者迁店导致消费者不便、未经同意转让合同义务、无法正常提供服务时,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等。谢先生也表示将会进一步咨询,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戴玉春

审核:郑伟、孙殿洋

监制:孙帅

来源:大叔育儿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