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南商报全媒体记者王金虎 通讯员 王方豪 陈静 文/图)春天还未过完,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的雷竹林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鲜嫩的雷竹笋已悄然破土。4月7日,春日的晨雾还未散尽,村民们手持工具就开始在竹林中仔细寻觅,小心翼翼地挖出一颗颗壳薄肉肥的笋子。村民们的欢声笑
(西南商报全媒体记者王金虎 通讯员 王方豪 陈静 文/图)春天还未过完,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的雷竹林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鲜嫩的雷竹笋已悄然破土。4月7日,春日的晨雾还未散尽,村民们手持工具就开始在竹林中仔细寻觅,小心翼翼地挖出一颗颗壳薄肉肥的笋子。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与挖笋的沙沙声交织成曲,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春日劳作图。这些带着丹棱泥土气息的雷竹笋,正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走向全国,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时令美味。
“以前我们村是典型的零产业村,山地多、耕地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们找不到出路。”古井村党委副书记李文忠站在竹林边,望着忙碌的村民们自豪的说道。“2019年,村里引进雷竹种植时,不少村民还半信半疑。如今,雷竹产业不仅让2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上万元,还让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大关。这段时间,村民们天一亮就来挖笋,一天能挣1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古井村的成功并非偶然。村里依托原有的竹林资源,引进专业种植户,合作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的致富路。丹棱县笋竹园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大明笑着说:“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雷竹生长,今年500亩雷竹预计能收获20万斤鲜笋,品质好、口感嫩,市场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在顺龙乡柏木村的杨半山,另一幅春日盛景正徐徐展开——400亩梯田式油菜花竞相绽放,金灿灿的花浪从山脚绵延至山顶,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听说这里的油菜花特别美,我们专程来拍照,还挖了不少野菜!”游客张铭敏和朋友们穿梭在花田间,开心的说道。
谁能想到,这片如诗如画的油菜花海,去年还是一片低效的经济林地。为盘活耕地资源,柏木村对土地进行集中改造,将零散地块整合成片,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油菜收割后,我们会轮作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同时结合长秋山旅游环线,发展观光农业和研学旅游,让土地效益最大化。”柏木村党委书记助理杨景元站在花海中,信心满满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从古井村的雷竹破土到柏木村的油菜花开,丹棱大地上正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春日交响。雷竹林里的丰收喜悦、油菜花田的游人如织、复耕地里的播种身影,共同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来源: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