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卓越申城,健康先行——健康管理,让生活更美好”倡议,9月6日至12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步在闵行、徐汇两院区举办“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暨“医院开放日” 系列活动。通过历史探访、科学体验、艺术疗愈等多元形式,向市民敞开大门,搭建医患沟通的温暖桥梁,让医
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医院开放日
为响应“卓越申城,健康先行——健康管理,让生活更美好”倡议,9月6日至12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步在闵行、徐汇两院区举办“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暨“医院开放日” 系列活动。通过历史探访、科学体验、艺术疗愈等多元形式,向市民敞开大门,搭建医患沟通的温暖桥梁,让医学关怀走进寻常生活。
徐汇院区活动合影
秋日探“红房”,历史与心灵的低语
近日,紫竹国际私塾的师生们率先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这个院区因标志性红色砖墙得名的“红房子”,承载着 90 年的岁月沉淀,树影婆娑间,一砖一瓦皆藏故事。讲解员沈青声情并茂地梳理院区规划建设、风雨发展的历程,从古老砖墙到现代医疗设施的变迁,让师生们沉浸式感受医学初心。
科学遇童心,在脑科学的海洋遨游
院区的“科创助成长”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内,在讲解员蒋平及志愿者的引导下,脑科学长廊里的脑结构模型、神经传导动画等前沿成果逐一亮相。
学生们或阅读科普内容,或触摸体验设备,或参与沉浸式互动游戏,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原来大脑这么神奇!” 一名学生的感叹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科学的种子在此刻悄然播撒。
深入探索“600号”,艺术与疗愈的对话
同日下午,徐汇院区迎来了枫林街道的居民们。讲解员史渊先为大家介绍了市精卫中心的发展脉络,随后带领居民们走访门诊、憩园等区域,最后驻足“600 号画廊”。
这里正举办“夏日叙语”主题展览,讲解员唐婷婷结合展品,细细讲述艺术如何成为精神疾病患者的 “心灵舟筏”。展厅内,居民们在一幅幅色彩鲜明、线条灵动的作品前驻足沉思。有的作品用浓烈色块抒发情绪,有的用细腻笔触勾勒希望,这些出自患者之手的创作,让大家对精神疾病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原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么丰富,我们更应该多一份包容。”一位居民感慨道。这场 “艺术与疗愈的对话”,不仅拉近了居民与精神卫生工作的距离,更让市精卫中心的人文关怀深入人心。
此次“市级医院开放日”与“申康科普周”活动,不仅让市民走进了曾经略显陌生的精神卫生机构,更通过历史、科学、艺术等多元载体,打破认知壁垒,传递温暖与信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开放姿态搭建沟通平台,让医院不仅是治愈病痛的场所,更成为传递人文关怀、孕育希望的港湾。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