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大四考研的道路,随着研究生扩招,许多人深造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深造,但研究生绝不是本科的续集,更不是简单地上上课程就能拿到学位,它需要你做出一定的科研工作成果。所以,倘若抱着延迟就业或者是轻松上课就能毕业的心态读
大家好!我是 华沙 ,一位研究认知科学的科研工作者!在我们这个专栏内,我会从零开始向大家介绍科研怎么做!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的选择来谈一下。在开始的时候,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希望用这三年时间,「买」到什么能力和知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大四考研的道路,随着研究生扩招,许多人深造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深造,但研究生绝不是本科的续集,更不是简单地上上课程就能拿到学位,它需要你做出一定的科研工作成果。所以,倘若抱着延迟就业或者是轻松上课就能毕业的心态读研究生,入学后必然容易被落差所影响。
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硕士研究生们是科研的主力。毕竟,在许多没有博士点的院校,学硕(学术性硕士)基本是被当作博士在培养(类似苏式的副博士头衔)的,承担了教授们的科研重担。而专硕在实际中也需要直接承担科研任务,更不要说一些本身偏理论的专业。
它要求可见的科研产出、明确的方向感与稳定推进的能力。如果只是延迟就业或抱着“多上几年课就能毕业”的期待,入学后必然会被现实拉回地面。这篇文章想解决三个核心:学硕与专硕怎么选,跨专业与不同阶段如何起跑,读研期间怎样把科研与去向做成一套可复现的系统。
既然都开始读研究生了,一定要把东西算清楚。各位到底需要什么,亦或者说你要想要学到和带走什么东西和成果(当然都是无形的知识成果啦)。任何决定都可以落在五个维度上:目标导向、时间与学制、金钱与奖助、科研负担、机会成本。
我们的学位制度中把硕士一般被分为两类:学术型硕士(学硕)和专业型硕士(专硕)。在考研时,这两者区分不小,考试的方向和深度以及招生名额和难度差别极大。按照传统说法,学硕强调科研训练,专硕强调应用场景;现实里两者差异常被学校资源、导师供给与学科特点抹平。
主要原原因有三:
部分学科本身偏理论和科研,没有真正的「应用类」方向,因此两者培养的区别无法拉开; 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条件不足以提供学术培养或应用培养,造成实际培养角度一致; 部分院校无博士点,因此需要用研究生作为科研主力,所以来的学生都是一种培养(用)法。学硕的一处来源其实是前苏联的副博士头衔,在一些没有博士点的院系,学术性硕士的确就按照博士在用,以便完成科研任务。同时,虽然专硕本质是专业性培养,但科研依旧不能放下,除非少数院校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否则区别不大。
两者唯一可能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在博士申请改革下,有些院校允许学硕直接申请硕转博,因此学硕可以加快拿到博士的时间进程。
我个人建议,想要进一步科研发展的同学,如果能进心仪的学校和实验室的话,哪类硕士都一样——千万别忘了, 在研究生阶段 , 导师的重要性大于院校 ;而想要硕士后就业的同学而言,如果只抱着听课拿证就算了的想法,那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科研是逃不开的,对于这些同学而言,相对好考一些的专硕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国外的体系也隐隐类似对应了这两类硕士,即:研究型硕士(多为两年制,一般称为 MRes 或者 MPhil)和授课型硕士(多为一年制,典型称谓是 MSc)。
不过,这两类硕士和国内的学硕、专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授课型硕士真的就是听课,做一个相对不复杂的毕业设计就能毕业,因此往往只有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没有长期的导师;研究型硕士则更像博士的前瞻,针对性培养学术能力,更类似国内的学硕。
其实,倘若想在国外深造,两类硕士均是可以的,但如果单纯想获得学历「镀金」,那得要明白,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一年制硕士也开始有「偏见」了,望三思。
当然,学硕与专硕除了有培养的区别,在学习「成本」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思考,这里的成本有两重:经济成本与个人消耗。
从经济角度看,学硕的学费一般低于专硕,而且要低不少。不光如此,学硕还有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隐性福利:学硕学生有更大机会拿到更高额的奖学金,能抵免不少学费开销,所以单纯从念研究生阶段开销对比而言,学硕强于专硕。此外,现在不少大学都推出了三年制的专硕,因此专硕节省时间的说法估计也要成为历史了。所以,大家申请时请谨慎查询学制和培养方案。
在时间和成本两者区别不大,最难分析和估计的是个人消耗。学习是辛苦的,科研更是辛苦的,对身心的消耗必然显著。但据我观察,入学后专硕生的心理落差一般更大,所以,尽管选择专硕的确相对更简单,但是在经济成本和心理落差上需要做好一定准备。
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那其实你要抓的重点是提前选择训练密度高且可落地的实验室,尽早接触行业合作与数据场景;围绕一篇方法或应用型论文做深,搞明白到底怎么把成果转移到应用端。当然如果你就是想要混个学历,自然是找一个轻松简单的地方(不过现在很难就是了,因为毕业论文的抽检力度)。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