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万紫千红 最爱东坡这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5:42 3

摘要:苏轼(1037—1101)是宋代文学巅峰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以豪放为主调,兼有婉约与哲理,开创了宋词新境界。以下是他的13首代表作,附全文及简要分析:

苏轼(1037—1101)是宋代文学巅峰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以豪放为主调,兼有婉约与哲理,开创了宋词新境界。以下是他的13首代表作,附全文及简要分析:

全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分析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借文赤壁凭吊古代英雄,抒发人生感慨。上阕以壮阔的江山景象烘托历史沧桑,下阕聚焦周瑜的英姿,反衬自身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无奈,千古英雄这么多,为何不算我一个。但苏轼末句的“人生如梦”,将整首词宏大的历史追怀与江上明月结合,月亮成了历史的旁观者,他要举杯敬月,感谢月亮也见证了他的豪迈与超脱。

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析
苏轼这首词把中秋写绝了,既有浪漫的想象,又有对千古悲欢离合的哲理思考。上阕以“问天”开篇,展现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却又留恋人间温情;下阕由月圆联想到人世别离,以“悲欢离合”的普遍性消解愁绪,最终以“共婵娟”的豁达作结,体现苏轼“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全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析
此词通过途中遇雨的小事,展现苏轼“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以自然意象隐喻人生风雨,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深化为对得失的超然,暗含禅宗“放下执念”的智慧。据传,苏轼在临终时说了四个字“着力即差”,是啊,万事不必萦于怀,过度追求过度在意,反而适得其反,何不潇洒自适。

全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析
这首词太有画面感也倾注太多情感了,即便过去近千年,似乎仍然能体会到苏轼作词悼念的画面和情意绵绵。洒脱归洒脱,豁达归豁达,可人之常情,苏轼也非常看重。

全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分析
此词以春景写人生际遇。上阕“天涯芳草”暗含豁达,下阕“多情被无情恼”则隐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语言清新而意蕴曲折,反映苏轼对世情的敏锐观察。

全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
此词写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以“孤鸿”自喻,展现其孤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拣尽寒枝不肯栖”象征对理想人格的坚持,而“寂寞沙洲冷”则暗含政治失意的孤寂,全词意境清冷,笔力凝练。

全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分析
此词是苏轼豪放词风的奠基之作。上阕以“出猎”场景展现英武气概,下阕借汉文帝遣冯唐赦魏尚的典故,表达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射天狼”喻指抗击西夏,词风雄健,一扫传统词的柔靡之气。

全文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析
上阕以“雪飞炎海”喻其歌声清越;下阕“此心安处是吾乡”化用白居易诗,升华出随遇而安的哲理,万里归来仍然年少,反映苏轼“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分析
此词咏杨花,实则借物写人。上阕以拟人手法写杨花飘零如思妇愁绪,下阕“春色三分”将抽象情感具象化,末句“离人泪”点明主旨,婉约缠绵,被誉为“咏物词神品”。

全文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分析
此词写于黄州快哉亭,上阕回忆欧阳修(醉翁)的平山堂,下阕以“白头翁”搏击风浪的意象,引出“浩然气”与“快哉风”的豪情,阐发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词境开阔,气势磅礴。

全文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分析
此词写于密州超然台,上阕描绘春日烟雨朦胧的城景,下阕由思乡转为“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体现苏轼“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语言清新明快。

全文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分析
此词借长江壮景和历史典故一抒怀抱,上阕以“岷峨雪浪”喻乡愁,下阕借祢衡被杀的典故,讽刺权贵难逃历史湮灭,而文人精神长存(“追黄鹤”呼应崔颢诗),豪放中见深沉。

全文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分析
此词为送别友人杨元素而作。上阕写功成还乡的畅想,下阕“痛饮别有肠”暗含离愁,末句以晋代羊祜堕泪碑的典故,表达对友情的珍重,语淡情浓。

豪放壮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念奴娇》《水调歌头》;哲理超脱:如《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望江南》(“诗酒趁年华”);婉约深情:如《江城子·记梦》《水龙吟·杨花词》;咏物抒怀:如《卜算子·孤鸿》《满江红·寄朱寿昌》。

其词融合儒家的济世、道家的逍遥与佛家的空灵,苏轼不仅首开宋词“豪放派”之风,也极大拓宽了词的边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士大夫词”的巅峰。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