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三月起,随着气温回暖,医院过敏门诊量总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据《中国过敏防治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达2.4亿,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春季症状加重。
以下文章来源于陕西疾控 ,作者皮防院
陕西疾控.
是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账号,向公众发布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播健康知识等。
每年三月起,随着气温回暖,医院过敏门诊量总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据《中国过敏防治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达2.4亿,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春季症状加重。
当大多数人沉醉于春暖花开时,过敏人群却在经历打喷嚏、流眼泪、皮肤瘙痒的困扰,这种生理性的"水土不服"背后,隐藏着人体免疫系统的特殊防御机制。
春季过敏原的三重奏
*空气中漂浮的花粉常被视为春季过敏的"头号元凶",但真正的致敏网络更为复杂。早春的树木花粉(如杨树、柳树)率先登场,四月后禾本科植物花粉接续发力,而隐藏在湿润角落的霉菌孢子也随着春雨活跃起来。北京协和医院过敏科团队研究发现,城市绿化常用的法国梧桐释放的球果绒毛,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结合后,致敏性提升3倍以上。
*居家环境中同样潜伏着危机。冬季沉积的尘螨在暖气余温中加速繁殖,开窗通风时涌入的柳絮裹挟着尘螨排泄物,形成直径仅10微米的复合过敏原。上海疾控中心检测显示,春季普通住宅的床垫每克灰尘中尘螨数量可达2000只,远超过敏警戒线。
免疫系统的"误判"机制
*过敏本质上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发起的过激反应。当花粉等抗原通过鼻黏膜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h2细胞会错误识别其为危险物,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这些抗体像精确制导的导弹,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瞬间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发血管扩张、黏液分泌等连锁反应。
*遗传因素在过敏体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父母双方过敏的儿童患病风险达70%,表观遗传学研究证实,孕期接触高浓度PM2.5可导致胎儿DNA甲基化改变,使过敏易感性代际传递。但环境暴露才是触发过敏的"最后一根稻草",城市化进程中的生物多样性缺失,使免疫系统失去接触天然抗原的平衡机会。
立体防御体系的构建
*每日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已成为过敏人群的必修课。中国气象局联合医疗机构研发的过敏气象指数,综合考量花粉数量、风速、湿度等多项关键参数,将过敏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
1级 极不易发,表明气象条件基本不会引发过敏;
2级 不易发,意味着在当前气象条件下,发生过敏的可能性较小;
3级 较易发,此时气象条件有一定可能性会引发过敏症状;
4级 易发,说明气象条件比较容易导致过敏的发生;
5级 极易发,代表着当前气象条件非常容易引发过敏,过敏风险很高 。
*居家防护需要"分区治理"策略:安装60目以上的纱窗阻挡大颗粒花粉,卧室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清除微小粒子,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灭杀尘螨。对柳絮过敏者,可在窗边悬挂浸湿的纱帘形成局部湿度屏障。
医疗干预的精准选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仍是急性期治疗的主力,但需注意前者可能引起嗜睡,后者长期使用可能造成鼻黏膜萎缩。北京同仁医院开展的舌下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显示,桦树花粉过敏患者经过3年脱敏治疗,症状评分下降76%,这种疗法通过渐进式刺激促使免疫系统产生阻断抗体IgG4。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宣称"根治过敏"的偏方暗藏风险。广西曾出现过敏患者服用含强效激素的"祖传药粉"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案例。中国医师协会建议,免疫治疗必须选择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标准化过敏原制剂。
当春风拂过布满过敏原的空气,理解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科学构建防御体系,才能让免疫系统从"过度防御"回归平衡状态。
随着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等精准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过敏原特异性DNA疫苗的研发突破,人类终将在与过敏的博弈中找到更优雅的共存方式。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陕西疾控祝所有的过敏人士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陕西省疾控中心皮防所医院简介
陕西省疾控中心皮防所医院是省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陕西省皮肤病、性病防治专业医疗单位,以诊治皮肤病、皮肤性病专科见长,集各科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皮肤病专科医院。
医院作为“全国省级性病中心实验室",“国家级性病门诊类HIV监测哨”、“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点”、“全国皮肤性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多项,有数十项科研成果被推广应用。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卫生部和省级科研成果奖23项。
此外,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活动先进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好青年集体”、“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注:文中配图来自AI生成,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稿件来源:皮肤性病防治院
审核:宋运龙
编辑:张 羽
● 体重管理年| 陕西疾控喊你动起来
● 二十四节气 | 清 明
● 清明假期食品安全风险与营养健康提示
● 麻疹 可不止“小红点”那么简单
● 陕西省开展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倡议书
● 陕西疾控4月份健康提示
● 春季防菌大作战:拒绝做"脆皮",跟细菌说"No"!
陕西疾控
是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账号,向公众发布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播健康知识等。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投稿sxjkjjs@163.com
■本文是“陕西疾控”第2001期文章。查看往期,请回复数字“1、2、3......”或关键词“艾滋病、手足口、疫苗接种……”
来源:西乡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