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岁确诊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12岁便失去行走能力,童年时光始终与罕见病相伴,这位曾被医生预言生命可能止步于20岁的少年,因母亲“背着你也要上学”的坚定承诺而重获希望,他就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心理教师——陈斌。
7岁确诊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12岁便失去行走能力,童年时光始终与罕见病相伴,这位曾被医生预言生命可能止步于20岁的少年,因母亲“背着你也要上学”的坚定承诺而重获希望,他就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心理教师——陈斌。
2012年,他以超过一本线5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2016年,更凭借卓越的学术能力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如今他回到家乡惠州成为了一名心理教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们做心理辅导,他就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心理教师——陈斌。
从与命运抗争到反哺家乡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心理教师 陈斌
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
只要我一步一步地
就像我的母亲背着我上楼
一级台阶一级台阶的
总会把我背到学校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给我启发就是
无论多大的困难
无论一开始有多高的目标
只要我脚踏实地
一步一步走
一步一个台阶
总会到达目的地
陈斌
当时我选择专业的时候
我想着我在身体上不能去做医生
那么我可以从心理上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就选择了心理学这个专业
到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之后
选择在哪工作时
我想到在我的家乡惠州
有许多人给了我帮助
那么我学成之后
做点事情回报我的家乡
为惠州这片土地
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也是我非常乐意愿意去做的
用爱与专业点亮他人
“我连握笔都吃力,但每次多写一个字就离梦想更近。”这句课堂上的语录,曾经让无数学生为之动容。2023年博士毕业后,陈斌毅然返乡任教。备课时他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精力,需克服身体不便带来的种种困难,课堂上,他用热点案例解析压力管理、以互动视频引导情绪调节,让抽象的心理学知识变得 “可感可用”。这种生命影响生命的教学方式,让他的课堂出勤率常年保持100%。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学生 梅盛宇
在我的心中的话
我觉得陈斌老师是
一个比较温暖
比较坚强的人
因为我们都知道
陈斌老师因为身体的原因
可能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便
但是他没有因此
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在我们课前
我一般会提早到教室
但是教室里面总会亮着灯
就是陈斌老师会提前
到达教室来等待我们
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上的不便迟到
推动文明的 “微光力量”
“接受他人的爱,再主动传播爱,才能带来生生不息的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陈斌始终牢记党员的使命,将“感恩回馈”融入工作与生活。早在大学期间,他就活跃于学校、社区,通过公益活动传播心理学知识,如今成为教师后,他更加关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以让社会各界给予特殊人群更多的关怀与鼓励。
陈斌
我觉得对于无障碍环境改善
要转变一个观念
不是某些人才要去做无障碍建设
所有人都能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去改善我们的环境
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岗位里
思考无障碍的事情
那么我觉得整个环境的无障碍
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发展中心专职教师 白玉
在教学上他非常的认真负责
收获了很多学生的喜爱
这一点也让我非常的羡慕
同时在生活中他非常的友善和谐
然后为人也很低调谦逊
用自己的专业和积极的热情
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张宾华
在我的印象当中
陈斌老师给我三个明显的印象
第一是特别有力量感
第二是特别有温度感
第三是特别有穿透力
他的事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给社会周围的人们
传递出一种满满的正能量
陈斌
教师最基本的是传道授业解惑
除了要把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
更需要在精神上给他们支持
每个学生我觉得他们来到学校
他们都有各自的一些经历
尽管他们的背后的经历不一样
只要我们老师给他合适的养料
所有的学生他都能够成长
能够绽放出青春的花朵
从攻读清华博士到回归家乡任教,陈斌用二十余年的抗争与坚守,书写了“励志”二字的深刻内涵。如今,他手握“心理学”这把“钥匙”,在轮椅上耕耘教坛,更用自身经历传递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与力量。
来源:惠城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