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传统木雕产业 赋能指尖经济跃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6:16 1

摘要:“电力保障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现在供电服务越来越贴心,我们生产更有底气了!”9月11日,在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顺利完成增容送电后,乐清市北白象镇项岙村盛艺木雕厂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潘献知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此次电力增容将有效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需求,为这家传统

“电力保障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现在供电服务越来越贴心,我们生产更有底气了!”9月11日,在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顺利完成增容送电后,乐清市北白象镇项岙村盛艺木雕厂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潘献知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此次电力增容将有效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需求,为这家传统木雕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乐清黄杨木雕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其格调雅润端庄,被誉为“木中谦谦君子”。现存最早的黄杨木雕《李铁拐像》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传统黄杨木雕制作需经过泥塑构造、选材取料、敲坯定型等近十道工序,使用刮刀、泥锤、卡钳等工具,细致刻画出衣褶、眼睛、发丝等极致细节。尽管技艺悠久,但纯手工制作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导致产业一度面临传承困难。为吸引年轻力量加入,乐清通过建立“非遗工坊”“传习所”、举办展览和师徒传承等方式,鼓励青年学习木雕技艺。

与此同时,电力驱动的现代化改造为这项古老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自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大对黄杨木雕产业的电网建设投入,累计新增配电变压器14台,增加配电容量4800千伏安,改造和新建10千伏线路4.29千米,升级低压线路和接户线6.6千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如今,传统木雕作坊纷纷引入电磨机、迷你电磨笔、工业级雕刻机等设备,以往耗时数日的纯手工工序,现在最短可在20分钟至2小时内完成,效率提升超过10倍,精度也显著提高。面对本地木雕作坊分散、用电需求多样的情况,该公司积极推动“一户一策”电网改造,升级变压器容量,优化线路布局,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公司纪委协同监督。日前,盛艺木雕厂在申请用电增容过程中,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创新采用“现场勘查+资料收集”一站式服务,仅用48小时就完成从19千瓦到50千瓦的增容改造,并及时指导企业完成老旧线路保护和标准化敷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以前手工雕刻效率低、收益薄,年轻人不愿学、不敢留。现在机械替代大部分手工环节,从切割到抛光都靠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障了作业安全,更让我们有底气推进‘机器代人’。”潘献知轻抚数控雕刻机笑着说:“这‘新伙伴’真给力!8台机器同时干,效率提了10倍,产值翻了5番。”黄杨木雕,承载千年匠心,于方寸之间凝结穿越时空的灵光。未来,在现代化智慧电力的赋能下,这项“指尖工艺”将加速蝶变为蓬勃的“指尖经济”。

通讯员 杨小伟

本文来自【浙江广电出版】,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