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比门店还贵?摊主无奈涨价,消费者直呼吃不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5:50 3

摘要:最近,“路边摊比门店还贵”的话题在社交媒体频频登上热搜,甚至一度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如果你觉得路边摊物美价廉,那可能已经是过去式了。

最近,“路边摊比门店还贵”的话题在社交媒体频频登上热搜,甚至一度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10块钱的馄饨、12块一份的凉面、41块的牛杂……这些价格让不少人感慨:路边摊怎么变得这么“高端”了?

与此同时,摊主们也在诉苦:“物价涨了,成本太高,不涨价根本赚不到钱。”

这场关于路边摊的价格风波,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吃路边摊已经不划算了。

像在广州,某博主专门拍了视频对比路边摊和门店的价格:一份路边摊牛杂41元,连锁店才35.5元;一杯柠檬茶路边摊卖15元,甚至比喜茶还贵2块!

“吃路边摊图的不就是便宜、方便吗?现在价格比门店高,味道还不一定好,真让人吃不起。”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纷纷吐槽。

“夜市馄饨10块一碗,店里才6块,这谁还能吃得下去?”“凉面没肉沫的都要10块,附近门店8块还带肉。”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摊主无奈:不涨价,真的赚不到钱!

采访中,多位摊主都提到,物价上涨让他们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比如在广州番禺的一处夜市,卖臭豆腐的豆哥告诉记者,他的臭豆腐从原来8块一份涨到15块,量还是6片。

“不少顾客觉得贵,但我们也没办法。现在原材料、摊位费都涨了,不涨价根本不赚钱。”

另一个炒田螺的摊主林哥说得更直接:“现在人流少,生意也不好做。

摊位费、食材费一分没少,只能靠涨价来维持生意。

可价格一涨,客人又少了,这就是个死循环。”林哥的摊位最终挂上了“设备转让”的牌子,他表示自己实在撑不下去了。

除了成本上涨,路边摊越来越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摊主们的经营思路变了。

过去,摆摊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越来越多摊主开始追求“网红化”。

比如,原本5块钱的烤红薯,加点麻薯、珍珠,就能摇身一变成“网红爱马仕烤红薯”,售价轻松飙到20-30块。

再比如摆盘精致的提拉米苏,随便搭配个英文包装纸,就能卖到35块以上。

这种“网红化”让路边摊的溢价空间越来越大,但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路边摊越来越贵,背后是成本上升和经营模式转变的双重压力。

消费者需要更多理解,而摊主要想长久经营,也需要找到平衡点。

或许,这场“路边摊价格之争”,是传统地摊经济向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必然阵痛。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