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丨请理性看待预制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6 15:10 4

摘要:近日,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因预制菜问题陷入舆论旋涡,罗永浩公开质疑其“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坚决否认并称将起诉,双方你来我往,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这场争议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声誉,更将预制菜这一产业推至舆论风口。

■ 张洁

近日,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因预制菜问题陷入舆论旋涡,罗永浩公开质疑其“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坚决否认并称将起诉,双方你来我往,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这场争议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声誉,更将预制菜这一产业推至舆论风口。

预制菜,顾名思义,就是把菜品原材料预加工或预烹调,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速出餐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但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它的争议也从未停歇,其中不乏负面评价。“卫生状况差”“营养价值低”“添加剂多”……诸如这类声音,反映了公众对其仍存在一些疑虑。

笔者认为,预制菜行业是我国餐饮行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要理性看待,它并非公众想象中的“洪水猛兽”,而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将其视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这一政策导向并非空穴来风。预制菜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降低餐饮企业成本、提升出餐效率,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据行业预测,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2024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并对其范围作出清晰界定——净菜、主食类产品、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等并不属于预制菜。这意味着,国家正在通过严格标准推动行业走向规范、透明。预制菜并非一定与“不健康”画等号,关键在于企业是否严格落实生产标准、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把好食材关和工艺关。

身为将预制菜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的地区,聊城正积极探索一条品质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如聊城粮盐集团依托本地粮食资源优势,打造“聊百味”“一箪食”等品牌,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预制菜产品,并通过“中央厨房+N”模式构建从生产到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莘县则立足“中国蔬菜第一县”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肉类、果蔬、烘焙为代表的多元预制菜品类,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这些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反而通过标准化生产、全程可追溯、冷链配送等技术手段,更好地保障了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当然,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确实存在部分企业以次充好、生产不规范等问题,也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但这正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动完善的地方,而不是全盘否定整个产业。正如罗永浩在后续回应中所说,“不反对预制菜,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公众的担忧本质上是对“信息不透明”的焦虑。因此,预制菜企业应当主动公开食材来源、生产工艺、添加剂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政府部门也需加快出台细分标准、加强监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编辑:王克审核:刘 飞

本文来自【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