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春管尽显“科技范”——邯郸市各地抢抓农时春管春灌一线见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09:00 1

摘要:清明过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邯郸市530万亩小麦进入拔节生长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节点,对产量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邯郸市各地抢抓农时,运用科学田间管理与先进农业技术,全力夯实小麦稳定增收基础。

清明过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邯郸市530万亩小麦进入拔节生长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节点,对产量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邯郸市各地抢抓农时,运用科学田间管理与先进农业技术,全力夯实小麦稳定增收基础。

近日,在曲周县王庄村曲周“绿色吨半粮”万亩示范基地,科技小院的学生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 记者 李磊 摄

科技赋能开启智慧田管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有了这些家伙事儿,心里更有底了。”几天前,邱县古城营镇杨省庄村种粮大户董俊义坐在家中,轻点手机几个按键后说:“现在地里已经开始浇地了!”

跟随董俊义来到小麦田,记者了解到,他口中的“家伙事儿”,是县里在高标准农田推广安装的科技设备。麦田东头有个小型气象站,连接着地下探测器与分布四周的摄像头。摄像头如同“千里眼”,结合小麦长势与气象数据,分析结果会推送至手机,及时提醒农户喷药防病。地下探测器能依据当前与未来天气,预知小麦墒情,提示农户是否需要浇灌。

从摄像头回传影像看,董俊义流转的900多亩地里,约100亩小麦叶面发黄、麦身偏低,提示需浇水、追肥。他点开手机喷灌软件,选择对应地块按键,喷灌头伸出开始作业,提前将化肥输入容器,便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有了科技好帮手,等于给小麦管理上了保险,产量有望提高,种地方便还省心。”董俊义对今年小麦丰收充满期待。

在永年区西苏乡前六星村,河北可利尔种业有限公司统一种植的小麦郁郁葱葱。工作人员正开展小麦滴灌作业,再有三五天就能完成1000多亩小麦的灌溉。公司副总经理焦红波介绍:“当前小麦处于拔节关键期,采用滴灌结合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能够大幅节省人工与化肥成本,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凸显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强大作用。

科技小院提供田间诊断

小麦拔节期管理中,科技小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扎根田间的科研机构,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精准检测服务。小院里的中国农大研究生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实时监测分析土壤肥力、小麦生长及病虫害情况,据此为农户制定个性化田间管理方案。

在冀南平原的曲周县,正进行绿色农业变革。第四疃镇作为“绿色吨半粮”产能建设重点示范区,致力于1亩耕地粮食周年产量突破1.5吨。当下小麦生长关键阶段,一场针对小麦长势的全方位监测在田间展开。

在第四疃镇付庄、王庄、张庄、刘庄、杏园等村的田间,科技小院学生组成的监测团队手持游标卡尺等工具,仔细测量每株小麦长势,力求给出精准田间诊断。

为获取更全面数据,一架多光谱无人机升空。其搭载的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迅速采集数据,地面接收设备显示屏上,一幅红、绿、黄三色交织的NDVI植被指数图生成。王庄科技小院研究生岑伦聿介绍:“绿色区域表明小麦长势旺盛,光合效率高;黄色区域代表小麦生长稍慢,可能养分不足;红色区域提示麦苗发育滞后,需重点关注。”

养分诊断是确保小麦健康生长的关键。千亩方监测小组在田间选取12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本密封带回实验室,利用电位滴定仪等设备测定分析土壤电导率。

同时,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深耕乡村的重要一环,科技小院在曲周县开展“百村万户”科技兴农文明实践宣讲服务活动。在第四疃镇政府推动下,传理论、讲政策、种文化、解难题、帮科普,开展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和美乡村建设宣讲、农业生产技术咨询等志愿服务,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农技专家守护小麦生长

4月8日,在魏县前大磨乡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2400亩优质高产麦田,水肥一体化喷灌龙头旋转喷水,滋润麦苗拔节。合作社负责人李西林介绍:“今年苗情好,这是春来第二次浇水,亩增喷施氮肥5公斤和少量叶面肥,一周能全部喷灌完。”

小麦拔节期是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科学水肥管理至关重要。魏县小麦种植面积59.5万亩,群体充足、有效茎多,壮苗面积大,一二类苗面积占比超95%,个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苗情好于常年。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段美生提醒,返青后已浇一次水且目前墒情不足的地块,需浇第二水;未浇过水的地块,进入拔节期应立即浇水追肥,同时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保障小麦拔节和孕穗期营养与水分需求。

段美生说,小麦拔节后抗低温能力下降,遇“倒春寒”,农户可在降温前灌水调节地表小气候,过后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降低危害。随着小麦进入孕穗期,叶部病害及蚜虫等病虫害风险增加,农户需做好预防防治。

目前,邯郸市小麦群体充足、有效茎多,壮苗面积大,一二类苗面积占比超93%,个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苗情好于常年。市农业部门依据苗情制定了小麦拔节期管理技术措施,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因苗制宜落实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科技小院技术支持到农技专家指导,麦田春管各环节都凝聚着科技力量与农业工作者智慧。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邯郸市530万亩小麦正茁壮地拔节生长,预示着一个好丰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牛冰洁

来源:山河视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