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生态资源全景图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08:58 1

摘要:在我国西北,甘肃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甘肃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沙漠资源。

【资源图谱】2025年甘肃生态资源全景图谱(附资源现状、资源分布、资源地位等)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0 08:52

中商情报网讯:在我国西北,甘肃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甘肃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沙漠资源。

一、气候资源

1.气温

甘肃年平均气温在0-15°C之间,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天气寒冷,利于发展高寒农业。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凉,利于发展避暑旅游、冰雪旅游。

2.降水

甘肃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在40-750毫米之间,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甘肃干旱的气候非常适合发展旱作农业。

3.日照

甘肃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全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700-6350兆焦耳/平方米,如果利用太阳能丰富区面积1%估算,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发电量。甘肃日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光伏产业和农业。

4.风能

甘肃风速年际、年内变化较小,主风向稳定,无台风等破坏性风速。风能总储量居全国第3位,尤其是河西地区风能储量丰富。全省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37亿千瓦,可开发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5。其中,河西走廊西段的酒泉市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这里有号称“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和被称为“风口”的玉门市。甘肃风力资源富集,适合发展风电产业。

二、森林资源

甘肃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大夏河、祁连山等地,其中陇南市两当县、陇南市康县、天水市麦积区、甘南州迭部县、陇南市文县森林覆盖率超50%,负氧离子含量高,林相结构多样,生态环境优美,四季景色各异,为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康县、两当入选“2023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陇南市文县、陇南市两当县、天水市麦积区入选“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甘南州迭部县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三、草原资源

甘肃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甘肃草原类型多样、区系复杂、牧草种类成分丰富,在全国统一划定的18个草原类中,甘肃有14个,这些草原为畜牧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甘肃草原类型多样,每个草原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落,桑科草原、山丹军马场、当周草原等草原风光美不胜收。甘肃四季分明,草原四季景色各异。此外,广袤的草原孕育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包括骑射文化、赛马文化、摔跤文化。

饲草资源丰富。2024年全省完成草原种草改良任务542.15万亩,其中人工种草362.76万亩,草原改良179.39万亩。2024年草原干草产量达到1233.9万吨。甘肃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饲草生产和供应基地。

四、湿地资源

甘肃湿地面积118.56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国的5%,居第七位。甘肃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这些湿地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保育、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等多重功能,还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

甘肃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全省有湿地高等植物1270种,接近甘肃省高等植物总数的1/4,其中包括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湿地高等植物15种,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1.89%。有253种脊椎动物栖息于甘肃湿地,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甘肃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

五、沙漠资源

甘肃拥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资源,主要包括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的部分区域以及广阔的戈壁滩。这些形成了壮观的沙漠景观,为发展沙漠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新能源开发潜力。

甘肃的沙漠地貌类型多样,包括连绵起伏的沙丘、星罗棋布的海子等,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构成了甘肃沙漠资源的多样性。沙漠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长着多种适应性强的植物,栖息着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物种,如野骆驼、普氏野马、雪豹等珍稀濒危动物,以及多种鸟类和爬行动物。

甘肃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此外,沙漠地区阳光和风能资源充足,具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风电场的潜力。

敦煌的沙漠景观尤为著名,包括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金塔胡杨林景区、古浪大漠绿洲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基地(西凉女国景区)、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摘星小镇等。

六、生态环境资源

甘肃省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地改善了全省的环境质量,2024年1-11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9.2%,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3%;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目标任务。

全省上下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目前,全省共有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更多资料请联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基于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编制的《甘肃省产业链招商图谱》《甘肃省资源招商图谱》《甘肃省基金招商图谱》《甘肃产业平台招商图谱》《甘肃未来产业图谱》,中商产业研究院可以为各级地方政府、管委会、园区提供精准产业定位、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指引(指南)、产业招商策略路径制定、目标企业“一企一策”研究、招商项目评估、产业招商培训、产业招商推介会及委托招商服务等;为企业提供甘肃产业链全景图、甘肃产业布局图、甘肃产业投融资指引、企业落户甘肃选址指引等。

来源:中商情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