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更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发布,AI安全迎来新规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13:05 1

摘要:你注意到了吗?人工智能早已悄悄“潜入”我们日常的每个角落——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上班时用的智能文档处理,再到医院里的AI辅助诊断,它们无处不在。但AI带来便利的同时,你是否也曾隐隐担心:它的安全性到底怎么保障?会不会泄露我的隐私?出了问题谁来担责?

你注意到了吗?人工智能早已悄悄“潜入”我们日常的每个角落——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上班时用的智能文档处理,再到医院里的AI辅助诊断,它们无处不在。但AI带来便利的同时,你是否也曾隐隐担心:它的安全性到底怎么保障?会不会泄露我的隐私?出了问题谁来担责?

别急,重磅消息来了!2025年9月15日,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之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下称《框架》2.0)正式登场亮相,引发各界关注。这是一次从理念到实操的全面升级,标志着我国在AI治理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或许很多人仍对2024年9月记忆犹新,彼时《框架》1.0版惊艳问世。作为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积极回应,它迅速在国内外引发广泛热议,激起层层讨论的涟漪。才仅仅一年时间,AI技术又经历了爆发式成长——大模型越练越聪明、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但新型风险也随之浮现:深度伪造、算法歧视、自动化攻击……老版本的治理措施,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在国家网信办精心指导下,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迅即携手多家AI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分秒必争之势,全力推进《框架》2.0的修订工作。新版文件不仅延续了原有的治理理念,更首次尝试对AI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治理措施也更精准、更动态。说白了,就像交通规则不断更新一样,AI的世界也需要更细、更聪明的“交规”。

有一点颇值关注:《框架》2.0着重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此理念于整体推进中意义重大,彰显对发展与安全辩证关系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这不是要限制技术创新,而是希望AI既能跑得快、也能跑得稳。据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缺乏规范的风险就如脱缰野马——谁也不希望看到“AI翻车”吧?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更新不仅着眼于国内治理,也更注重国际合作。AI无国界,安全威胁也同样无国界。唯有打通跨国界与跨行业的协作机制,方可切实达成“可控、可信、可持续”的人工智能生态。这一举措是构建健康AI环境,推动其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你可能会问:“这版框架和我有什么关系?”关系可不小——它直接影响未来AI产品的设计逻辑和使用安全。例如,你的面部信息是否会遭遇滥用之虞?在信息安全隐患丛生的当下,这绝非杞人之忧,值得我们审慎思考、高度警惕。当自动驾驶遭遇意外状况,责任归属究竟该如何界定?这一问题犹如迷雾中的谜题,亟待清晰解答,毕竟明确事故责任主体至关重要。这些《框架》2.0都试图从源头上规范。它不仅对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也赋予用户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

当然,规范的推出只是开始,后续的执行与迭代才是关键。正如很多专家所说,“治理AI,不像治理传统软件,它更像是在驯服一匹不断自我进化的赛马。”

话说到这儿,想问问大家:
你信任AI吗?在使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时,是否有过隐私或安全方面的担忧?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经历,我们一起聊聊~

来源:追个剧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