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04%关税杀招:中国光伏/手机被「绞杀」,千万人饭碗要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07:05 2

摘要:美国自2025年4月9日起实施的104%关税政策,是基础关税(20%)、对等关税(34%)与惩罚性关税(50%)叠加的结果,主要针对光伏组件、锂电池等战略产业,而手机等电子产品税率为54%。

美国自2025年4月9日起实施的104%关税政策,是基础关税(20%)、对等关税(34%)与惩罚性关税(50%)叠加的结果,主要针对光伏组件、锂电池等战略产业,而手机等电子产品税率为54%。

1. 光伏行业:技术壁垒与市场多元化对冲关税冲击

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占据70%以上产能,对美出口占比不足4%。

尽管美国市场直接冲击有限,但关税导致组件价格飙升67%,可能延缓美国清洁能源项目进度,间接影响中国企业海外订单。

不过,头部企业如隆基、天合光能已通过海外建厂(如隆基俄亥俄州5GW组件厂)、库存战略(天合光能美国储备充足组件)和技术溢价(爱旭股份聚焦BC技术)构建缓冲带。

此外,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对33国出口额翻倍)进一步分散风险。

2. 手机行业:供应链重构与成本转嫁的博弈

中国手机对美出口占比不足5%,且以中低端机型为主。

苹果等企业通过产能转移(印度iPhone产能提升至25%)和价格传导(iPhone 16 Pro或涨价29%)应对关税。

但中国供应链企业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凭借全球布局(墨西哥、越南工厂)和离岸定价模式(关税由进口商承担)将影响降至最低。

真正承压的是依赖美国技术的高端芯片和精密零部件企业,但这类企业占比不足10%。

1. 光伏行业:短期阵痛与长期转型并存

中国光伏行业直接就业约60万人,全产业链就业规模达300万-400万人。

关税可能导致对美出口萎缩30%,但影响集中在组件环节(约5万岗位),且企业通过东南亚产能转移(如晶澳阿曼6GW项目)和国内市场扩容(2025年分布式光伏装机目标200GW)对冲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迭代带来的岗位重构——N型电池渗透率突破80%,导致10万传统PERC产线工人面临转岗。

2. 手机行业:局部冲击与生态韧性

手机产业链直接就业约100万人,关联就业超千万。

关税可能导致对美出口下滑15%,影响约15万组装岗位,但国内市场(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8亿部)和新兴市场(印度、东南亚占全球增长70%)的扩张将吸纳大部分产能。

此外,苹果供应链企业通过墨西哥产能替代(立讯精密蒙特雷工厂)和技术升级(折叠屏、AI手机)维持竞争力,裁员风险集中在低端代工厂。

1. 政府层面:构建“双循环”缓冲体系

出口转内销:通过“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刺激国内消费,2025年计划新增光伏装机215-255GW,拉动内需超5000亿元。

区域合作:深化与中东、拉美自贸协定,推动光伏组件在沙特、巴西等市场的本土化生产。

技术攻关: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钙钛矿、TOPCon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目标2027年实现量产。

2. 企业层面:全球化布局与技术护城河

产能分散:隆基、晶科等企业在东南亚、中东规划超68GW组件产能,2025年海外基地贡献营收占比将达45%。

供应链自主化:华为、小米加速芯片自研,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提升至40%,减少对美技术依赖。

商业模式创新:光伏企业探索“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手机厂商布局AIoT生态,提升产品附加值。

数据支持: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前十市场无美国,美国占比不足4%(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4)。

手机产业链关联就业超千万,但对美出口岗位占比不足8%(雪球,2023)。

政府政策预计拉动光伏就业增长15%,手机行业AIoT领域新增岗位20万(北极星电力网,2025)。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