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国货之光竟是美国品牌!这些隐藏巨头每年从中国赚走千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07:00 2

摘要:近年来,“支持国货”的呼声高涨,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些名字“中国风”、广告铺天盖地的品牌,实则是美国资本“隐形收割机”。它们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料、日化到粮油,甚至国民神车,背后竟藏着美国企业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美国品牌,

近年来,“支持国货”的呼声高涨,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些名字“中国风”、广告铺天盖地的品牌,实则是美国资本“隐形收割机”。它们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料、日化到粮油,甚至国民神车,背后竟藏着美国企业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美国品牌,看完你可能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购物车了!

你以为躲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避开了美货?太天真了!这两大巨头的“子孙品牌”多到让你无处可逃。

可口可乐系:雪碧、芬达、美汁源、冰露矿泉水、维他命水……甚至你随手买的果粒橙,都是可口可乐的“孩子”。百事可乐系:美年达、七喜、佳得乐、纯果乐,连你周末聚餐的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黄记煌,都是百事旗下百胜餐饮的“地盘”。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调侃:“在百胜吃饭,选肯德基还是必胜客?别纠结了,反正钱都进了美国人的口袋!”

从洗发水到护肤品,美国企业早已“占领”你的浴室。

宝洁(P&G):海飞丝、飘柔、潘婷、舒肤佳、汰渍、佳洁士、吉列……这些“国民级”产品,全是宝洁的“摇钱树”。据统计,中国家庭日化市场近40%的份额被宝洁掌控。

宝洁(图片来源于网络)

强生(Johnson & Johnson):你以为“大宝天天见”是国货?2008年它就被强生收购了!此外,强生还手握邦迪创可贴、达克宁、露得清等品牌,连“西安杨森”制药也是其子公司。

强生润肤霜(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吐槽:“用着美国洗发水,涂着美国面霜,还喊着抵制苹果手机?这波属实是精准踩雷了!”

你以为的“中国味道”,可能早已被美国企业“标价”

金龙鱼:名字充满中国情怀,但它背后的益海嘉里集团,实控方是新加坡丰益国际,而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是其重要股东。

金龙鱼粮油(图片来源于网络)

味好美:听起来像国产调料?这个1889年成立的美国品牌,靠番茄酱和甜辣味调料“偷袭”了中国厨房,年营收超370亿。

双汇火腿肠:陪伴90后长大的国民零食,2006年被美国高盛收购,如今已成中美合资企业。

更有趣的是,哈尔滨啤酒(百威英博旗下)和中华牙膏(联合利华所有),名字“爱国”,资本却早已“外流”。

中华牙膏(图片来源于网络)

连马路上跑的车,也可能流着“美国血”。

通用汽车: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五菱宏光……这些品牌虽与中国车企合资,但通用集团仍掌握核心技术股权。网友戏称:“五菱神车救得了秋名山,却救不了自己的‘美国户口’”。

凯迪拉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孚电池:广告词“一节更比六节强”深入人心,但早在2003年就被美国吉列(现属宝洁)收购。

1. 本土化策略,起中国名、用中文包装、请中国明星代言,甚至广告语都充满“乡土情怀”。

2. 资本收购,通过收购老牌国货,直接“继承”消费者信任,如大宝、中华牙膏等。

3. 行业垄断,巨头通过收购潜在竞争对手,形成“闭环生态”,比如宝洁旗下仅洗发水就有6大品牌,覆盖所有消费需求。

美国品牌能“隐形”收割市场,靠的是百年资本积累和全球化布局。反观中国,腾讯、阿里等企业也开始通过投资扩张版图,但相比美国巨头,仍显“年轻”。

全球化时代,品牌国籍已难单纯界定,但看清资本背后的“玩家”,才能更理性消费。下次购物前,不妨多看一眼标签,你可能正在用“美国货”支持“中国胃”!

来源:Global防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