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抗凝“双刃剑”,4个雷区不要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07:00 1

摘要:达比加群酯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凭借其独特的直接凝血酶抑制作用机制,在抗凝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它无需频繁抽血监测INR值,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为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在

Hello,朋友们,我是临床药师郭燕子。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款常用又常犯错的药物达比加群酯胶囊

达比加群酯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凭借其独特的直接凝血酶抑制作用机制,在抗凝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它无需频繁抽血监测INR值,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为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在美国和欧盟,达比加群酯也批准用于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

2005年,在著名的旨在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房颤患者抗凝疗效的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中,纳入了44个国家的全球951个中心的18113名具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结果表明,低剂量组的达比加群酯(110mg,每日2次)与华法林的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而高剂量的达比加群酯(150mg,每日2次)比华法林组疗效更好,安全性相当。

达比加群酯胶囊以羟丙甲纤维素为胶囊,内含多个微丸,微丸由酒石酸核心及外层包裹的达比加群酯组成。

羟丙甲纤维素胶囊壳:具备超强稳定性和精准崩解特性,保护药物免受胃酸破坏;通过限制药物吸收入血转化为具有抗凝活性药物的时间,保障血浆中活性药物浓度的稳定性,减少出血风险。

微丸缓释系统:胶囊壳溶解后胃液渗透到微丸内部,使酒石酸溶解,产生独立酸性微环境,保障活性成分较快溶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药品潜在副作用全球数据库》资料显示,近年来有多例因为错误使用达比加群酯胶囊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肠出血、失明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这警示我们错误使用达比加群酯胶囊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下面4个雷区千万不要踩:

第一,不要提前拆封分装达比加群酯胶囊。可能导致达比加群酯胶囊吸潮降解,剂量失控。达比加群酯胶囊一定要现用现取,分装药盒会破坏避光防潮保护,绝对禁止将达比加群酯胶囊放入分装药盒。

第二,不要掰开或者咀嚼胶囊。可能导致食管腐蚀和全身出血双重风险。酒石酸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咬碎胶囊会导致达比加群酯的生物利用度骤增75%。达比加群酯胶囊必须整粒吞服,不得掰开、嚼碎或入胃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三、不要只喝少量水送服。饮水量不足可能导致药物滞留食管引发化学性灼伤,微丸黏附黏膜持续释放酸性成分也会进一步损伤食管。服用达比加群酯胶囊需用足量水送服,200ml温水最佳。

第四、不要服药后立即平卧。胃食管反流可能使药物与食管接触时间延长3-5倍,加重食管黏膜损伤。服药后保持身体站立或坐立30分钟以上。

药师忠告:抗凝治疗犹如走钢丝,正确用药才能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当您准备服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时,请记住:每一粒胶囊都是精密设计的医疗艺术品,尊重它的剂型特性,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服用过程中,出现胸痛、吞咽痛、吞咽困难、胸部或者胃部灼烧感、上腹痛、牙龈出血、眼底出血或者血尿等情况,请立即就医,切勿擅自增减服用剂量。

来源:临床药师郭燕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