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往里突就废了你。”2019年冬天,五棵松球馆,这句话飘进林书豪耳朵,他第一反应是战术暗号,转头问裁判,裁判只抬抬下巴,意思“自己悟”。2025年9月11日,经纪人王凡在《体坛篮球秀》把这段旧账翻出来,语气像在念菜单,听众却直接炸锅:原来CBA的欢迎仪式是死
“再往里突就废了你。”
2019年冬天,五棵松球馆,这句话飘进林书豪耳朵,他第一反应是战术暗号,转头问裁判,裁判只抬抬下巴,意思“自己悟”。2025年9月11日,经纪人王凡在《体坛篮球秀》把这段旧账翻出来,语气像在念菜单,听众却直接炸锅:原来CBA的欢迎仪式是死亡通知单,还包邮。
王凡回忆,那天中场哨刚响,对面防守大闸追到球员通道,冲书豪鞠躬:“对不起,动作大了。”书豪点头说没事,下半场开球不到三十秒,同一套降龙十八掌又拍在手腕上,哨子安静得像坏了。队友板凳席开骂:“哥,他这是道歉还是预告片?”书豪没回嘴,只摇头,把“无奈”写在了脸上。
杨毅在直播补刀:为啥专挑书豪欺负?没成本。人家信教,不挥拳,不骂街,连垃圾话都带敬语,不弄他弄谁?一句话戳破窗户纸:CBA潜规则就是“软柿子优先通行”。
更离谱的是裁判尺度。王凡说,书豪当场跑去技术台投诉,裁判听完抬抬眼皮,语言不通,自己消化。没有录像回看,没有追加处罚,连口头警告都省了。球迷剪视频合集,弹幕刷飞:同样拉臂,本土后卫早吹违体,换书豪就普通犯规,双标得明目张胆。
有人猜那哥们是谁,王凡没点名,只给时间线:2019-20常规赛,首钢客场,对手后来没进季后赛。网友顺着赛程扒拉,锁定两支北方队,可没实锤,当事人退役卖鞋去了,再追问就“记错了”。CBA档案室大门一关,灰尘比证据厚。
书豪看得开。经纪人说,他早做心理建设,美国也被恶犯,可NBA有回放中心,赛后追加禁赛,CBA全靠裁判心情。联盟连明星外援安全阀都拧不紧,年轻人怎么看?孩子自然学会:动作大不吃亏,先下手为强。
数据印证“狠人溢价”。CBA官方统计,2019-20赛季,外援被侵犯频率比本土高37%,判罚率反而低12%。翻译成人话:谁名气大谁活该被多锤,裁判懒得管。反向奖励机制,养出的不是铁血防守,是低成本打手。
更尴尬的是商业。书豪带来的门票和流量,首钢那赛季直接翻倍,客场也卖光,山顶票炒到四位数。联盟一边举“林疯狂”海报吸金,一边让他的膝盖在刀尖跳舞,吃相难看。球迷花钱想看变向过人,不是真人吃鸡。
王凡透露,事后首钢向联盟递交保护申请,回复只有一句“会加强执法”,下一场对手照样“手刀”伺候。书豪无奈,训练加练摔倒,学怎么落地不伤韧带。别人练三分,他练受身,听着都滑稽。
裁判不作为,联盟装睡,球员自救。后来书豪每次突破先护球再护命,速度掉一档,数据缩水,媒体骂“林疯狂不再”,却没人提他被吓掉的速度。恶性循环就此闭环:狠动作→外援收敛→比赛难看→球迷骂水货→俱乐部换新人→新一轮受气包上岗。
有人反问:为啥不反击?王凡苦笑,书豪真回肘,立马升级冲突,罚单先拍自己头上,赞助商还要追责。信教、形象、合同三条绳子捆手脚,除了摇头,干不了别的。
拖到2020复赛季,书豪扛不住,膝盖+腰+脚踝一起报警,季后赛抽积液上场,画面看着都疼。临走他请全队吃饭,举杯只说“照顾好自己”,没抱怨裁判,没点名谁脏,留给大家一个摇头的背影。
如今回头看,CBA损失的不止一个票房招牌,更是一次接轨国际的机会。NBA遇到恶犯,裁判+回放+联盟三管齐下,该禁赛禁赛,该罚款罚款,明星才敢做动作,比赛才流畅。CBA倒好,把明星当沙包,打坏了换下一个,反正青训一茬茬往外冒。
球迷最寒心的不是动作大,是双标。同样劈头盖脸,本土球员吃违体,外援只算普通,换谁心里不咯噔?今天能默许废书豪,明天就能废你家青训小天才,规矩一旦塌方,谁都跑不了。
王凡最后说,书豪还没决定下一步,先陪家人,把篮球放一边。看似释怀,更像失望:一个联赛如果连基本安全都保证不了,再谈梦想就显得奢侈。
CBA新赛季快开打,裁判手册估计还是那本旧的,球员通道里的道歉和预告也会继续上演。只是下次再有人听不懂“废了你”,不知道还得赔上几条膝盖。
摇头容易,改变难,下一位来试水的外援,还敢往里突吗?
来源:九日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