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了10页之后,放下书回了个微信,再捧起书的时候尬尴地发现不知道读到哪了,脑子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样,“空白、可怜,又无助”。
写在前面:
我不知道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从老师或好友那获知一本非常棒的书,爱不释手,翻开第1页便心潮澎湃,
读了10页之后,放下书回了个微信,再捧起书的时候尬尴地发现不知道读到哪了,脑子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样,“空白、可怜,又无助”。
再后来,如果遇到你的导师或好友让你推荐一下你正在读的书,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
你笃信你已经认真通读了全书,读书时那种心潮澎湃、思绪万马奔腾的感觉明明还历历在目,但书讲了什么内容却一点没印象,“羞于启齿”。
其实是阅读方法出了问题,如果不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的话,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往往却没有真正吸收书的内容,尤其是遇到非常难啃的专业类书籍。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效率极高的阅读技巧,SQ3R阅读法,即通过综览、提问、阅读、记忆、复习五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你逐步掌握所阅读文献的主要内容,因此也被称作“五步阅读法”,
它最早由美国教育哲学家弗朗西斯·罗宾逊于1946年出版的“有效研究”中首次提出,是目前为止最经典、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已经被众多国内外的学子视为进行日常学习或者考前冲刺的“杀手锏”。
Tep 1 综览
在开始读书之前,我们需要先对书的内在联系、体系以及横向联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样能够防止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迷失于“好词好句”不能自拔。
快速浏览书籍的目录是最便捷的方法,标题、副标题、大字标题、图表标题通常是作者观点的凝结,可以通过标题将内容框架大致勾勒出来,这也是我们在写论文时老师让我们在标题上多下功夫的原因。
此外,学术类的图书通常都会有前言、导论、推荐序或主编序,这就更省事儿了,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或推荐人的概括更准确、高效地把握书籍的主旨大意。
这样,你只要3-5分钟便可以大概了解即将阅读内容的大纲重点,就像拿到了路线图,心里有底,在阅读时就不会晃了神。
在阅读某一篇幅较长的章节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此种方法,通过章节标题、重点、文章标题或文末、文前的总结性论述,从而来把握本章节的大概内容。
Tep 2 提问
在对即将阅读书籍的内容有了大致的印象之后,还不能马上进入正式的阅读阶段,为了提高阅读的专注力,还需要你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对这本书还是完全陌生的,怎么知道要提哪些问题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是一个“人挑书”的过程,而不是“书挑人”的结果,尤其是面对专业文献阅读的时候。
而且,这里讲的“提问”,不是要考查你对书中知识点的理解,而是要让你明确你阅读的重点在哪里。因此,最便捷的方式便是把书籍目录中的标题转化为一个一个小问题,通过阅读为这些问题补充上答案。
在这里,提供一些比较常见问题:
我对这个领域是否熟悉?
导师在分配这个内容的时候,谈到了什么?需要我重点掌握什么?
这一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这一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部分内容对我有哪些帮助?
本章的内容和上章的内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Tep 3 阅读
在做完前两项基础的准备工作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带着问题进入正式的阅读阶段。注意要边阅读文本,边回想自己提出的问题。
为了能够快速的找出文中的中心思想或者基本思路,你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方式定位该部分内容,法学文献中常见的关键词有“一言以蔽之”“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总之”“笔者认为”等。
为了不中断你的阅读思路,在阅读过程中请不要做阅读笔记,更不要做摘抄笔记,只需要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或者对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比较关键的地方做标记或提示。
因此你需要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标记和提示体系。以下是芭芭拉·朗格教授总结的标记和提示体系,可以供你参考:
在阅读专业文献的时候,你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专业词汇,因此你还需要时常准备一本类似词典的辅导用书。
市面上这类用书很少,仅有的几本也大都是体量庞大的大部头书籍,携带极其不便,其实各任课教师推荐的教材就是不错的选择。尽量不要到某度上查,你容易掉沟里。
Tep 4 记忆
正式的阅读完成后,我们就需要消化、吸收了,这个时候单单依靠头脑风暴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制作读书笔记的方式来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内容,从而完成对已经阅读部分的巩固和记忆。
制作读书笔记的时间节点卡在每个章节阅读完的10分钟左右为最佳,我们可以通过概述草图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把章节的中心思想凭借记忆记录下来,有心的小伙伴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制一些索引卡片。
友情提示一点,在记忆的时候,最好关联画面,丰富的图像与想象关联,更多的感官的参与,会加深我们的印象。越是夸张非常理的东西我们就越记忆深刻。
Tep 5 复习
在通读与完成阅读笔记之后,我们就需要回顾一下在第二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是否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那些我们尚未理解的章节与问题的答案仍然不清晰的地方就需要再次全面的查阅,对已经完成的阅读笔记查漏补缺。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规律定期复习我们的阅读笔记,让大脑皮层时刻保持对已读内容的熟悉感。
写在后面
乍看之下,五步阅读法既花费经历,又浪费时间,但只要长期坚持,一定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除了要坚持五步阅读法外,还需要尝试提高阅读速度。据调查显示,在阅读速度较慢的时候大脑接受的阅读内容比速度较快时少的多。
我们在阅读时,也不需要逐字逐句理解每一个词的意思,而是要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准确辨认出关键词,从而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
法律人尤其必须从庞杂的内容中搜索出相关信息并且高效地掌握这些信息。考虑到当今日益增长地信息流,这种能力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这往往也是我们在考试中能够取胜的关键。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很多。最有名的是Speed Reading或者选择性阅读以及对角线阅读。还有一种来自美国的方法就是PhotoReading,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传统的阅读技巧的补充,即所谓的Photolesen法而使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这里不再赘述。
法律的学习虽然没有捷径可寻,但掌握了方法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包括如何掌握不同部门法的知识体系、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更多接地气的小窍门,请查阅「如何高效学习法律」。
- 新书推荐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高效”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法科学子的学习与备考理念。
作者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为始,到“高效学习法律的要领”作结,详细阐述了包括如何高效地阅读法学文献、如何有的放矢的做好课堂笔记、如何快速建构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如何条理分明地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等应知应会的各项加分技能。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提到的全部的学习技巧更像是一种“引导”而非“命令”。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去展示不同学习技巧之间的优缺点,让读者从提供的各项方案中选择让自己信服的建议与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与备考方案。
如果你正在准备法考,还在犹豫是否需要报辅导班,还在困惑于如何制定备考规划,我推荐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作者用了近1/3的篇幅以及事无巨细的图表帮助你快速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以及如何科学管理所剩无几的学习时间!
来源:西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