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公众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与上级公司统一部署,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 “漯河中支”)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正式启动 “金融知识宣传周” 活动,活动将持续至 9 月 2
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公众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与上级公司统一部署,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 “漯河中支”)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正式启动 “金融知识宣传周” 活动,活动将持续至 9 月 21 日,今年的活动口号为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在活动首期宣传中,漯河中支聚焦 “擦亮双眼,远离虚假金融宣传” 主题,为广大市民送上实用的风险防范指南。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信息传播渠道也愈发多元,但与此同时,不实、欺骗性的金融宣传也趁机混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隐患。据漯河中支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险领域,虚假宣传主要呈现出多种典型形态:部分机构或人员会夸大产品收益,将不确定的分红、投资收益演示为 “保证回报”,误导消费者对收益的预期;有的则刻意隐瞒关键条款,如保险产品的免责内容、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保障期限等核心信息;还有甚者混淆产品概念,将普通寿险、健康险包装成 “高息理财产品” 吸引投资者;此外,利用 “限时促销”“秒杀”“内部名额” 等营销话术制造紧迫感,诱导消费者冲动决策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这些虚假金融宣传的危害不容小觑。该负责人表示,虚假宣传不仅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更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重大经济损失。例如,有消费者因轻信 “高收益” 承诺购买保险产品,最终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甚至出现本金受损的情况;还有消费者在购买健康险时,因销售人员隐瞒健康告知要求,在出险申请理赔时遭到拒赔,使得保险保障沦为 “泡影”。
为帮助消费者有效识别和远离虚假金融宣传,漯河中支结合行业经验,总结出四大实用防范技巧。首先,要坚守 “天上不会掉馅饼” 的认知,明确金融产品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基本规律,对 “高收益、零风险” 等违背金融规律的宣传保持高度警惕。其次,务必核实销售人员与机构资质,购买保险前可通过漯河中支官方客服热线、官网或 APP 查询代理人身份及工号,且仅与持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颁发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合作,远离无资质的 “投资公司”“理财工作室”。再次,需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免责条款,牢记合同是保障权益的唯一法律凭证,不轻信口头承诺,对不懂的专业术语、计算方式等及时向销售人员咨询,直至完全理解。最后,充分利用 “冷静期” 维护权益,人身保险通常设有 15 天左右的犹豫期,在此期间退保可全额取回已交保费(可能扣除少量工本费),为消费者提供反悔和纠错的机会。
在此次宣传活动中,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支郑重作出承诺,始终坚守 “合规经营、诚信销售” 原则,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销售误导行为。同时,该公司呼吁广大消费者主动增强风险识别能力,自觉抵制虚假金融宣传,与金融机构携手守护个人财富与生活安宁,让金融真正发挥助力美好生活的作用。
据悉,在接下来的宣传周活动中,漯河中支还将围绕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多个金融主题持续开展宣传,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金融素养。(邱丽丽)
来源:实事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