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士之死——莫里斯·罗斯的光荣与悲剧(1)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06:09 2

摘要:莫里斯·罗斯生于1899年11月26日,阵亡于1945年3月30日。他于1916年加入美国陆军,作为一名列兵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服役。1917年,他在堪萨斯州的莱利堡完成了他的军官训练课程之后,被委任为少尉,随步兵第89师前往法国参战。他在圣米赫尔的战斗中受伤,

美国的“闪电将军”

莫里斯·罗斯生于1899年11月26日,阵亡于1945年3月30日。他于1916年加入美国陆军,作为一名列兵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服役。1917年,他在堪萨斯州的莱利堡完成了他的军官训练课程之后,被委任为少尉,随步兵第89师前往法国参战。他在圣米赫尔的战斗中受伤,但伤愈后立即归队参加了整个马斯-阿拉贡战役。

莫里斯·罗斯

在二战中,罗斯是第一个接受德军大规模投降的军官,也是第一个攻入德国境内的师长。他先后指挥了3个美军最好的装甲师:在非洲和意大利是第1装甲师“老莽汉师”和第2装甲师“轮子上的地狱师”,在欧洲是第3装甲师“矛尖师”。罗斯将军是一个和巴顿一样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推崇的战术被称为美军的“闪电战”,他率领的部队曾经创下多次盟军推进速度之冠,他的身先士卒、亲临一线作风甚至在对手德国人一边也得到了认可。最后,他在战争结束的前夜阵亡于德军战线之后。他是美军在二战欧洲战区阵亡的两个师指挥官之一(另一个是第28步兵师的师长,但他阵亡时刚刚获得委任不足3个小时)。罗斯葬于德国伊藤伯奇的第3装甲师公墓中,和他曾经领导过的战士们躺在一起。

北非雄师

当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莫里斯·罗斯是乔治·巴顿在本宁堡刚刚组建的第2装甲师的参谋长。巴顿对这个41岁的一战老手的决心和能力十分赞赏,他也力在各方面向巴顿看齐。和他那可以用野蛮来形容的长官巴顿一样,一提到斯,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闪亮马靴、穿着马裤,腰上围着一条带手枪套的皮带,一把左轮手枪斜吊在屁股上面,他和巴顿都是坚信坦克将在未来的大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军官。因此他几乎带着一种狂热去为巴顿和第2甲师工作。

巴顿很快便高升了,当欧内斯特·门接替第2装甲师师长位置时,他要求罗斯继续担任他的参谋长。在罗斯的努力下,装甲2师出色的完成了在北卡罗莱的机动对抗演习,罗斯也为自己树立受人尊敬的指挥官的威信。

1942年11月8日,美军在摩洛哥施“火炬计划”登陆北非。第2装甲师在巴顿率领的中部特遣部队麾下同第1装甲师等部队于11日成功登陆。美军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使殖民统治的维希法国无力抵抗,迅速投降。但美军第1装甲师随后在卡塞林山口遭到重创,久经沙场的德国非洲军团老兵们给还没有大规模装甲战经验的美国人上了第一堂实战课。1943年4月5日,巴顿更换了第1装甲师的指挥官,欧内斯特走马上任,他也带去了罗斯。

美军装甲兵在北非战场的开局并不理想。

在考察了战场和走访了参战官兵后,罗斯意识到德国坦克对美军坦克在火力、防护上的压倒性优势。因此他向欧内斯特少将提出应该以策略制胜,可欧内斯特的回答是:“我们的格兰特·李又慢又该死,我们的谢尔曼全部交给英国人了,该采取什么策略?”罗斯的回答是采用特遣小分队,按照现在美军大部队行动的指挥方式还不能适应高速流动性的机械化作战。因此惟有使用灵活机动的小分队,不受约束地外线扯动,寻找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下手,从德国坦克的侧面和屁股后面开火。当天,罗斯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速度,更高的速度是解决问题之道。"这成为后来他在欧洲纵横挥斥、统率王牌装甲师一路突破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943年5月3日,第1装甲师准备进攻突尼斯的要地马特尔。战斗打响后,罗斯驱车前往一线,发现战士们士气普遍不高。罗斯问士兵们:“你们为什么停留在这里静止不动?”得到的答复是他们难以忍受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进行冲锋。听到这里,罗斯没有说话,立刻抓起一支步枪率先向敌人阵地冲去。看见此景,美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拿下了马特尔,而罗斯也因为他的勇敢获得银星勋章,但是同时也为此受到了欧内斯特善意的责备。

5月7日,欧内斯特的第1装甲师开始向非洲军团在突尼斯比塞大的防御阵地发动进攻。密集的炮火和猛烈的进攻让德军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们发出了诀别的电报:“我们的坦克和火炮均已损失殆尽,弹药和燃料用完……但我们将战斗到最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这封电报发出后片刻,非洲军团便派出了使节乞降,军使前来的方式蔚为特殊:乘坐一辆白色的四轮马车,上面飘着一面白旗。这幅怪异的场面让美军士兵们看的目瞪口呆,感觉好似回到了古罗马帝国时代。

美军早期开发的中口径自行反坦克炮,不过在北非战场上初次与经验老到的德国非洲军团交锋时却损失惨重。

对于德军的投降,欧内斯特坚持:“德军必须无条件投降,不得试图从海路逃跑或破坏武器装备。否则(美军)将继续攻击。”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德军代表作出让步:美军可派出代表继续就是否无条件投降和德军在比塞大的指挥官弗里兹·克劳斯将军直接商议。

美军劝降代表这一光荣而又危险的职位自然落到了罗斯头上,可还有部分德军在继续顽抗,难保罗斯就不挨冷枪,可他似乎没有考虑这些。片刻之后,全副披挂、带上了所有勋章略表的罗斯出现在德军使节的马车前,将他的白旗拔下装在自己的吉普车上,然后驱车绝尘而去,在滚滚烟尘中穿越了还在交火的战线,丝毫不顾自己可能被哪个视力不济的家伙误伤,或者碰上非洲军埋设的数千枚地雷之一。

20分钟之后,罗斯从德军一侧发回了报告:“克劳斯将军将无条件投降!”这是西线盟军所收获的第一个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果实:非洲军团最后一任指挥官克劳斯少将率领在比塞大的近4万名德军和意军向盟军缴枪。

美军在二战中地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大仗是在北非,这里成为了生长优秀军人的育种场,检验指挥官能力的试金石。罗斯是其中最曲型的例子。1943年6月2日,他被“火炬”行动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批准晋升为准将,代理第2装甲师师长,率领全师担任船上预备队,准备在西西里登陆。7月9日,当巴顿的第7集团军在西西里南岸登陆时。罗斯的第2装甲师迅速上陆,协同第3步兵师击败了纳粹空军的赫尔曼·戈林装甲师,粉碎了德军将盟军赶下海去的反扑企图。同时他的 A团单兵独出,越过西西里北部绵延的山区,穿过崎岖的道路,跨过交错的河流,直驱西西里北海岸边,夺取了港口巴勒莫。罗斯的指挥能力再次得到上级的认可。

诺曼底海滩上的怒吼

1944年6月5日,盟军“霸王”行动开始,美、英和自由法国的大军浩浩荡荡渡过英吉利海峡,登上了欧洲大陆的海岸。对奥马尔·布雷德利中将指挥的第1集团军来说,从6月7日到10日在奥马哈海滩的战斗是艰难的,因为德军反扑的重点正好选在此。一股又一股的德军从不同方向冲向第1集团军的滩头阵地,想要把美国人赶下海去。6月13日早晨,来自英国方面的情报称,根据已破译的德军电文,1个装甲师将扑向美军第101空降师已于6月12日夺取的卡朗坦,企图分割盟军。布雷德利下令发动反冲击,罗斯的第2装甲师A战斗群也编列其中。听到消息后,罗斯立即赶往前线。

到达一线的罗斯下车就赶上德军冲击的高潮,他穿着合身的马裤、擦的铮亮的长靴和坦克兵夹克,毫不顾忌子弹就在身边飕飕的穿梭、炮弹不停的在身边炸响,仿佛是去赴宴一般镇定的在阵地上穿行,甚至连头都不愿低一下。他拉住一名第101师的上尉,向其下令:“把你的家伙们都从他们躲藏的洞里弄出来,让他们向前冲锋!我们在进攻,我是说现在!"罗斯大吼着,仿佛整个战线上都能够听见他的咆哮。美军士兵们再也没有理由在一个将军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时还躲在散兵坑里逡巡不前,在罗斯的鼓舞下,第101师和第2装甲师的官兵们发起了反冲击,德军败退。

穿过法国中部小镇的美军谢尔曼坦克,

此战后,罗斯的大胆和坚决也为德军所承认:从后来缴获的德军文件看,他们根本没有意料到美军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发动坚决的反冲击。美军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罗斯,虽然他也仅在三天前才登上海滩。但是他的无畏拯救了整个第1集团军。

这次胜利使第2装甲师向前推进了一小步,却正好落入诺曼底那布满灌木篱墙的牧场之中,这里四处纵横的灌木从对于装甲部队行动限制颇大,绵延数十公里的灌木区让美军无法绕行,只得硬着头皮啃过去。而德国人则充分利用了这些天然障碍物,有时就隔着一列灌木丛向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发动机舱上扔手榴弹,然后不知从哪里冒出挺 MG42的枪管,贴着地面朝美军士兵扫射.第2装甲师身陷此地,进退两难。

被盟军俘虏的德国官兵。

为了冲出这个是非之地,罗斯多次亲赴最前线观察战况,最后想出了办法:在坦克车体前部加装推土铲,或者干脆装上收割机的镰刀片,直接扫过这些根深蒂固的树丛和灌木向东挺进。这个办法推广后,美军进攻的步伐明显加快(按照当时美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将军的回忆录称,这个创意是第3装甲师发明,并经他的军械主任托马斯·F·尼克松上校改进后才得以推广的,和罗斯自己的说法和第二装甲师的纪录有所出入)。

7月18日,罗斯的部队冒着重重炮火,攻克了圣路易斯。随后,布雷德利的第1集团军于7月24日开始了“眼镜蛇”行动,这一天,超过1000名德军士兵战死,生者也无心恋战,美军开局良好。随后柯林斯鞭策他的第7军所属的第1步兵师和第2、3装甲师马不停蹄的继续进攻,其中第2装甲师在罗斯指挥下向南进军。罗斯决定直驱科唐丁半岛,丝毫不顾士兵们的疲累、伤亡,既不管夜色茫茫,不便寻敌,也不管部队刚刚经历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恶战。他的命令依旧是:“继续前进!”

罗斯的第2装甲师一直战斗到午夜, 超过狭窄的道路,推倒灌木篱墙,一往无前。德军精锐的装甲教导师(装甲师)被盟军轰炸机炸得七零八落,随后在第2装甲师的打击下溃败,而第2装甲师仅阵亡不足200人。终于,第2装甲师停了下来,大家以为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可罗斯的士兵们只睡了2个小时便被唤醒。罗斯的命令是:“上车,我们要继续前进!”

他告诉部下:“当你把敌人逼上逃跑的道路时,就不能让他们再停下来!”罗斯的第2装甲师一路向南,势不可挡,第3装甲师和第1步兵师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这样的领先局面让罗斯很开心。8月1日,第2装甲师又抢到了对维尔河畔泰西进攻作战的先锋位置。8月7日,该地的敌人被清除。现在,美国人越过了诺曼底的牧场,开始分别向巴黎和布列塔尼半岛分兵而进。

一张有象征意义的照片:突进中的美军坦克和一旁被摧毁的德军大炮。

当美军夺取了阿弗朗什以东的莫尔坦之后,德军第7集团军处于突出部之中,为了恢复战线,他们于8月3日发动了一次有150辆重型坦克参与的大规模反击,矛头直指海边,企图将盟军拦腰切断,恢复德军的战场主动权。但是,罗斯的第2装甲师又率先给了敌人迎头痛击,德军的反击再次被罗斯挫败。为此,布雷德利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比柯林斯、霍布斯、埃迪、布雷克斯和罗斯更出色的将军了。他们丰富的经验、无畏的战斗精神,使得德国人的进攻等于自取灭亡。”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