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抽象是一种天赋,柯淳和颜安是天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22:46 1

摘要:今年《无限超越班 第三季》的舞台上,最大的笑点莫过于当柯淳遇见颜安。一位是凭借《好一个乖乖女》爆红的网剧一哥,表面霸总,私下在直播间上蹿下跳把餐桌当舞台。一位是在《九重紫》出演男配后被网友说丑,凭借抽象的笛子演奏叱咤年轻人的表情包。

抽象文学统治世界。

今年《无限超越班 第三季》的舞台上,最大的笑点莫过于当柯淳遇见颜安。一位是凭借《好一个乖乖女》爆红的网剧一哥,表面霸总,私下在直播间上蹿下跳把餐桌当舞台。一位是在《九重紫》出演男配后被网友说丑,凭借抽象的笛子演奏叱咤年轻人的表情包。

毫不相关的两人就像命中注定。柯淳本以为自己是娱乐圈独一无二的奇葩,没想到颜安给他来了个“我比你更抽象”的震撼。一起当超级赛亚人、爬墙(字面意义的爬墙)、扮丑,真正的抽象组合,每一次出现都让人先满头问号,后捧腹大笑。

如果你不懂抽象,看到这肯定是满脸问号??两人一起出洋相有什么好看的。

抽象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人的抽象是“出洋相”,一群人的抽象是狂欢。

内娱靠抽象走红的艺人也不止他们二位。两大抽象圣体向佐和黄子韬,此前无论是路人缘还是热度都相对处在低谷。结果硬生生靠着一系列抽象舞台表现和白磷系直播,让二人的口碑和热度一整个逆风翻盘。

向佐在RedGala上以抽象的造型诠释春日▐

喜欢抽象的年轻人早已顾不得旁人的眼光,只管自己爽到就行了。

在美术学院被奉为神坛的抽象派,到了年轻人手里直接变成了社交暗语。一句万能的“因为他善!”就能回答所有无厘头的问题;再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一句“哈哈~自己~吓~自己”,来千方百计地阴阳别人。抽象早已不是蒙德里安的色块,而是年轻人对抗现实的像素盾牌。

有些看似无厘头的回答,实则也暗藏幽默的人生智慧。面对情感危机时,自嘲地说上一句“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比哭天抢地来得体面;面对职场危机时,抱怨一句“还我妈生好工作”消除焦虑。

每句看似荒诞的互联网黑话,都是当代年轻人发明的情绪摩斯密码。抽象梗快速迭代与集体创作,构成了全新的语言体系,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编码与解码中完成身份认同。

因为抽象,火起来的地方旅游和打卡地也不在少数。一句“我在XXX很想你”的路牌都插到了巴黎;在小区里健身器材区诞生的“成都迪士尼”也榜上有名;还有山东临沂推出的沉浸式体验“跟着团长打县城”;再到小众艺术家在卫生间里办美术展等等。

随便拿出来一件事,都像一场行为艺术。有网友表示“太抽象了”。

看不懂吧?这就对了!

有分析文章指出,抽象本身没有太多意义阐释空间。抽象文化拒绝被“意义”绑架,强调用非理性、反逻辑的方式解构严肃议题。人们再从中得到一些快乐或者说情绪价值,就是“抽象”本身的意义。

抽象是领先时代的产物,不过是这一代年轻人将它普世化。

80年代,人们管“抽象”叫讽刺,或者卓别林。

90年代,人们管“抽象”叫滑稽,或者憨豆先生。

00年代,人们管“抽象”叫无厘头,或者周星驰。

所以说,抽象是一种以荒诞、无厘头、解构为核心特征的亚文化表达方式。

它暗藏着不被束缚的想象力、情绪的调味剂,甚至是当别人越过边界时的幽默反击,是挫折之中的“一笑而过”,是表达意见时的柔软迂回。也有人说,抽象是个筐,所有不按常理出牌、但不冒犯的东西,都能装进去。

《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主角台词,装满了已读乱回:“我叫你走啊。”“我煮碗面给你吃啊。”《赌侠》的周星驰面对进门要领带的需求,则自己画了个领带。再说《大话西游》里,当唐僧把《Only You》唱成紧箍咒,春三十娘踩着木屐在沙漠里狂奔,那些打破次元壁的荒诞场景,何尝不是世纪初的抽象圣经?

把时间轴再往前推,1990年BBC摄影棚里,憨豆先生正用领带搅动红茶。这个永远穿着英伦三件套的怪咖,用默片时代的肢体语言完成对精英主义的嘲讽。当代抽象大师见了都要尊称一声祖师爷。

而80年代北京胡同里的马三立,穿着大褂在茶馆里说“逗你玩”,用相声里的谐音梗消解着时代焦虑,何尝不是另一种抽象智慧。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娱乐产业的幕后,会发现杨天真早已参透抽象文化的流量密码。当她穿着一身玩偶在红毯亮相时,在热搜上秒杀了多少高定礼服,谁看了不夸一句抽象。

在穿着大褂说相声之余,

马三立也尝试穿上皮衣玩摇滚▐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抽象大师。从卓别林流水线上的机械舞,到如今直播间里的“鸡汤来咯”,人类的抽象从未停歇。就像我们在弹幕里打下“蚌埠住了”,何尝不是延续着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精神胜利法。从原始人围着篝火画抽象岩画,到现代人对着手机屏幕敲出“笑拥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现实的镀上一层幽默。

细品之下:透感很重,是不是给扭捏披上了一件幽默的外衣。天塌了,是不是比办砸了听起来有的挽回一些,毕竟天怎么会真的塌呢。就连邪恶栀子花的外号,都比“何炅翻脸了”听着轻松诙谐不少。

喜欢抽象的人,或是能理解抽象的人,本身都具备一些幽默和发现幽默的性格底色。而在这个AI都能写诗的时代,抽象行为或许是人类最后的艺术表达。就像某些快餐店会尝试推出吮指原味鸡口味的减脂冰美式,好喝不好喝另说,会心一笑的目的达到了!

所以,下次在街头看到“奇怪”的人,先别急着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不妨把这种行为看作数字时代的《等待戈多》——无论世界怎样魔幻,我们至少还能用笑声面对一切。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 小红书 / 网络

来源:时尚COSMO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