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ADS 3.0夜间暴雨实测!自动变道超车惊险10秒,网友:手心冒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22:38 1

摘要:暴雨倾盆的深夜,能见度不足50米,路面反光与积水交织成危险陷阱——这曾是传统驾驶者的“噩梦场景”,却成为华为ADS 3.0智能驾驶系统的“极限考场”。近日,一段华为ADS 3.0在暴雨夜间自动变道超车的实测视频引发全网热议,全程零接管的丝滑操作与最后10秒的惊

——当智能驾驶直面极端天气,是黑科技还是真硬核?

暴雨倾盆的深夜,能见度不足50米,路面反光与积水交织成危险陷阱——这曾是传统驾驶者的“噩梦场景”,却成为华为ADS 3.0智能驾驶系统的“极限考场”。近日,一段华为ADS 3.0在暴雨夜间自动变道超车的实测视频引发全网热议,全程零接管的丝滑操作与最后10秒的惊险博弈,让观众直呼“手心冒汗”!

暴雨+黑夜双重暴击,ADS 3.0如何破局?

在实测中,搭载ADS 3.0的问界M9面对暴雨环境,展现了远超人类驾驶员的感知与决策能力:

感知突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多传感器融合,即便暴雨冲刷下,系统仍能精准识别斜穿马路的行人、两轮车及低矮障碍物,甚至捕捉到被雨水模糊的临时路标。决策果决:在高速路段,面对前方慢车,ADS 3.0以200毫秒响应速度完成变道超车,动作干脆利落,全程加速线性无顿挫,宛如“老司机附体”。安全兜底:新增的路面自适应AEB功能,结合实时路面摩擦系数调整制动力,暴雨中紧急刹停距离缩短15%,避免了因积水打滑导致的追尾风险。

最惊险时刻:视频末尾,车辆在无车道线的湿滑路段突遇右侧违停车辆,ADS 3.0瞬间启动侧向防碰撞系统,跨虚线借道避让,同时预判对向来车距离,以厘米级精度完成极限超车。全程系统未发出接管提示,屏幕SR界面实时渲染的障碍物轨迹与决策路径,让观众屏息凝神,直呼“堪比科幻大片”!

技术内核:端到端模型+本能安全网络

华为ADS 3.0的强悍表现,源于两大核心技术革新:

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摒弃传统“感知-规划-控制”分层架构,通过单一神经网络直接处理传感器数据到车辆控制指令,实现类人驾驶的直觉决策。在苏州至太湖的40公里实测中,系统从地库自主泊出、绕行环岛、识别红绿灯,全程零接管,丝滑度堪比真人。本能安全网络:作为决策“底线”,即使极端情况下(如传感器部分失效),系统仍能基于安全规则强制避险,确保车辆不逾越安全红线。

争议与挑战:智能驾驶的“信任边界”

尽管ADS 3.0表现惊艳,实测中仍暴露部分局限:

极端场景依赖人工:暴雨中若道路反光严重,系统可能短暂丢失路径规划,需驾驶员接管8。激进变道引争议:部分用户反馈系统变道策略过于积极,尤其在拥堵路段频繁超车,可能影响后排舒适性。

对此,华为工程师回应:ADS 3.0支持**“柔和”“标准”“敏捷”**三档变道模式,用户可根据场景自定义,未来将通过OTA进一步优化复杂天气下的稳定性。

行业启示:重新定义智能驾驶天花板

华为ADS 3.0的实测表现,不仅验证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更揭示了智能驾驶的三大趋势:

全场景覆盖:从“有图”到“无图”,从城市到高速,再向暴雨、夜间等长尾场景突破。拟人化体验:减速预判、加速超车、避让策略等细节无限接近人类驾驶习惯,消除“机器感”1。安全冗余升级:多传感器融合+本能安全网络,构建双重保障,推动L3级自动驾驶落地进程。

结语
“智能驾驶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驾驶更安全、更自由。”正如余承东所言,华为ADS 3.0用暴雨夜的极致实测,证明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当网友为最后10秒的“惊魂超车”手心冒汗时,智能驾驶的未来已悄然驶入现实。

此刻,你准备好交出方向盘了吗?
——华为ADS 3.0,以技术重塑信任,让每一程皆可放手一搏。

数据来源:华为官方实测及公开报道,截至2025年4月。



来源:行行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