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杨氏历朝历代典故多(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22:07 2

摘要:杨玉环,又称杨太真,唐朝蒲州永乐独头村(今山西永济东南)人,开元七年(719)生于其父蜀州司户杨玄琰的住所,因父母早亡,自幼由叔父杨玄墽养大。她天生丽质,又聪颖好学,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机智警敏,善解人意,17岁时即被选为育龄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至开元二十

橄氏文化典故多

十八、杨氏女性三名流

1、乱世佳人杨贵妃

杨玉环,又称杨太真,唐朝蒲州永乐独头村(今山西永济东南)人,开元七年(719)生于其父蜀州司户杨玄琰的住所,因父母早亡,自幼由叔父杨玄墽养大。她天生丽质,又聪颖好学,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机智警敏,善解人意,17岁时即被选为育龄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至开元二十八年(741)十月,唐玄宗游幸骊山温泉宫,召她晋见,被她美貌所吸引,接着把她度为女道士,接入宫中,于天宝四年(745)八月初六日正式册立为贵妃。

杨贵妃美艳绝伦,历来被誉为盛唐第一美人,并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她:“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则更为夸张:“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连风云、阳光都在她的眼珠转动之中失去了光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贵妃影响了一个时代,最后魂断马嵬驿,许多人都不相信她真的会死。尤其在日本,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她未死的传说。

2、上访能手杨三姐,本名杨国华,1902年出生于滦县甸子村(现河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甸子村),生前系唐山市、滦南县政协委员,1984年卒于滦南县倴城镇双柳树村,享年82岁。

1918年旧历三月十三日,河北省滦县绳各庄发生一起命案。富家子弟高占英与五嫂金玉勾搭成奸,嫌其妻杨氏碍眼,便残忍地将妻谋害。杨三姐用一年半的时间,辗转千里,历经千辛万难,终于告倒高家。《杨三姐告状》评剧轰动全国。

3、桥牌大师杨小燕

世界桥牌特级大师,中国桥牌顾问,世界桥联和以色列桥联的桥牌大使。饮誉世界桥坛,称誉为“桥牌皇后”。

原籍湖南,1930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燕京大学教授,解放前她只身到美国学医药护理,毕业后在医院工作。她的丈夫是精确叫牌体制的发明人魏重庆先生,而精确制提倡推广才有今天的发扬光大。

十九、朝鲜战场上的三杨将军

1、杨得志上将(1910-1994),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1师班长、排长、连长,第45师管理科科长、93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团长,344旅副旅长、代旅长,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面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0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杨成武上将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2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11师32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20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神州军区司令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4年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3、杨勇上将(1912-1983),原名杨世竣,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长,红三军团连政治委员、营政治委员、5师14团政治处主任,第4师10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第4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34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导第3旅旅长,延安军事学院高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1月6日逝世,终年71岁。

二十、爱国侨胞三代表

1、美中“民间友好大使”杨功德

杨功德,1942年生于福建福州,他以自己的成绩蠃得了声誉,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接见了他,对其备加赞赏。克林顿总统也曾专门接见他,对他在维护中美友好关系和旅美华人社团所做的贡献给予表彰。他曾经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和平奖”、中国驻纽约领事馆颁发的“全美杰出侨领奖”等多项奖。

1995年9月,在美国纽约市政厅前升起了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是有史以来,纽约爱国华人侨胞在美国纽约市政厅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震惊世界的举动,将海外华人庆国庆活动推向高潮,也为中美友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就是美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杨功德的壮举。

杨德功23岁时,在香港创业成功的同时,被福建同乡会推选为会长。

60年代只身闯美国,十年成功创业,任“世界华人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90年代,他回国投资,充当了美中“民间友好大使”。为维护美国华人利益,他尽心竭力,在美国人人都知道有个杨功德。

2、马来西来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

杨忠礼博士,祖籍福建金门,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建筑企业家,他从事建筑四十年,经过艰苦奋斗,建起了他的企业王国---杨忠礼机构,出任总裁。国际华商500排行榜中,排名73,其长子杨肃斌被《财富》杂志评为亚州25位最有权力商人之一。

杨博士不仅为马国建筑界的领袖,同时在亚州与太平洋地区也是位知名的建筑家,享誉国际。英国、澳州的特许建筑学会颁赠为最高荣誉会员,1988年被英国苏格兰爱登堡赫烈瓦特大学授予名誉工程博士学位,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荣获此荣誉之第一人。

2005年,其夫人荣任沙巴州大学名誉副校长,这也是沙巴州华裔荣鹰这项殊荣的第一人。

3、爱国台胞杨义富

杨义富,1927年生,四川渠县人,重庆国华房地产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旅台高雄四川同乡会创会人,高雄杨氏宗亲会创会常务理事。

杨义富,43年从军抗日,赴印缅从属孙立人将军。辽沈战役失败,流落上海,49年退居台湾训练新军。退役后独资创立《富川公司》经营砂石,对台湾经济建设有贡献。倡立“旅台高雄四川同乡会”,设奖助学。在国内捐款建校,修路、建电站、兴水利,先后助学留学有成人士多名。

被被为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后,发挥其磁性功能广结海内外族群,引导投资大陆,功绩显著。荣获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海峡情》征文5、7、8、9、届特等奖。1993年提示台海两岸合作建筑《海底隧道》构想,继由北京清华大学吴芝明教授创立台海隧道论证中心,两岸及美国学者专家多次研讨论证,曾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交通建设项目之一。

杨义富博学多书,著有《四川轿夫》、《乡情国事》、《生命在受恩中走过》《杨隋王朝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等十几部书,均获各界纷纷撰文好评。所著《四川轿夫》、《海内存知已》赠送各大学图书馆供借阅。

来源:杨安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