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金价格虽在 4 月初创历史新高,但受关税政策影响出现剧烈波动,4 月 3 日 COMEX 黄金期货单日回调至 1890 美元 / 盎司。
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 “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美股三大股指单日市值蒸发 3.1 万亿美元,日经 225 指数开盘暴跌 3%,韩国 KOSPI 指数一度重挫。
黄金价格虽在 4 月初创历史新高,但受关税政策影响出现剧烈波动,4 月 3 日 COMEX 黄金期货单日回调至 1890 美元 / 盎司。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层战略。
美元霸权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 60%、国际贸易结算的 40%。2025 年关税政策实施后,美联储虽未直接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但通过降息预期引导美元贬值,变相将关税成本转嫁至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
例如,沙特等产油国因石油美元结算体系,被迫继续增持美元。美国国债规模已超 36 万亿美元,惠誉警告其财政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
技术垄断
美国企业占据全球 EDA 工具市场 80% 份额(新思科技、楷登电子等),控制 70% 的晶圆制造设备。台积电、三星的生产线依赖美国技术授权。
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控制全球 40% 的大豆、玉米种植,巴西农场主因换种导致产量下降 30%,被迫继续采购。
军事同盟
驻日驻韩美军基地、北约军事体系,构成了美国施压盟友的 “杠杆”。
日本被迫接受汽车关税豁免条件:开放 500 亿美元农产品市场,哪怕国内农民抗议声震天; 德国在电动车电池合作上向美国妥协,只因五角大楼暗示 “可能削减驻德美军规模”; 加拿大明知对美木材关税损人不利己,却不敢强硬反制,生怕被踢出北美防务体系。
政治基础
宾夕法尼亚、密歇根等 “铁锈州” 的 1200 万蓝领工人,是特朗普 2024 年连任的核心票仓。这些地区过去十年关闭 3700 家工厂,失业率比全国高 4 个百分点。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制造业岗位增长 50 万个,但其中 30% 依赖政府补贴。
特朗普的四大战略目标
缩窄贸易逆差 从 “美国吃亏” 到 “美国优先”
2024 年美国贸易逆差 9184 亿美元,对华逆差 3610 亿。欧盟为避免汽车关税,同意增加 200 亿美元美国牛肉进口;越南接受美国农产品零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90% 的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贸易逆差不降反增。
重建制造业 让 “美国制造” 重回巅峰
对进口钢铁征收 25% 关税后,美国钢铁厂产能利用率从 70% 升至 90%,但成本比进口钢材高 40%,依赖政府补贴维持盈利。台积电、三星在亚利桑那州建厂,成本比亚洲高 30%,但为保留美国市场被迫妥协。
遏制中国崛起 一场没有硝烟的 “新冷战”
对 27 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加征 50% 关税,试图切断技术供应链;在稀土深加工环节加税,逼中国企业赴美建厂。联合盟友打造 “印太经济框架”,目标 5 年内将对中国工业零部件依赖度从 40% 压至 20% 以下。
重塑全球规则 从 “多边主义” 到 “美国说了算”单边主义
威胁 WTO 改革,否则退出多边机制;迫使墨西哥修改北美贸易协定,要求汽车零部件 60% 产自美国。对加拿大铝制品免税,却对俄罗斯加征 300% 关税,实质是拉拢盟友、打击对手。
美国的代价
进口商品涨价导致 CPI 突破 6%,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多花 1500 美元。欧盟启动 “数字税” 反制,加拿大囤积人民币外汇,日韩私下与中国协商关税缓冲方案。
美国 35% 的中小微企业依赖单一中国供应商,20% 企业因关税停工待料,五角大楼头盔生产线因中国尼龙短缺停摆。
1930 年胡佛关税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66%,美国失业率飙升至 23.6%。若关税战持续一年,美国 GDP 可能萎缩 1.2%,远超 2008 年金融危机的 0.8% 跌幅。
关税战的本质与未来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维持全球经济主导权,但美元霸权、技术垄断等 “王牌” 正面临挑战。例如,中国华大九天等企业在 EDA 领域的崛起,已打破美国 80% 的市场垄断。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中间品贸易占比已升至 58%,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价值链成本大幅增加。
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国债规模突破 36 万亿美元,惠誉警告其信用评级可能进一步下调。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本质是一场 “霸权豪赌”,其短期效果可能被高估,长期风险却被低估。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
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通过筑起关税高墙独善其身。美国若一意孤行,恐将重蹈 1929 年大萧条的覆辙,而这一次,全球经济的 “多米诺骨牌” 效应可能更为剧烈。
来源:三浪牛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