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看不见的赛道上 他看见了梦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21:20 2

摘要:贵州生活着286万残疾人。“羽翼”折断的他们,冲破生理心理双重束缚,拥抱世界,激励更多人向光而行、逐梦未来。

编者按:

折翼天使,人生有别样精彩。

贵州生活着286万残疾人。“羽翼”折断的他们,冲破生理心理双重束缚,拥抱世界,激励更多人向光而行、逐梦未来。

追光的人,终将光芒万丈。多彩贵州网陆续推出贵州残疾人创业或助残故事,讲述他们从“追光者”成长为“发光者”。

视障者彭小龙把牵引绳系在手上,而绳子另一头,是志愿者。

简单寒暄几句,他们迈开步伐。路遇坡道、转弯,志愿者扯紧红绳进行提醒;前路平坦,彭小龙明显感觉到,绳子会松一些。

视障者和陪跑志愿者靠牵引绳连接

聊起马拉松,“上瘾”是彭小龙提及最多的词。跑步1年,他已前往上海、长沙、武汉、昆明等城市参加过10余场马拉松。

看不见的赛道上,他看见了梦想。“当我超越旁边的人,我就感到非常兴奋。”彭小龙说,疲惫时,听到周围的欢呼鼓掌,精神又来了。

户外运动是件美好的事

彭小龙首次参与马拉松,在2024年3月31日。

贵州铜仁·梵净山春季马拉松的6.2km欢乐跑,彭小龙将盲杖绑在轮椅上,扶着跑。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一跑起来,山风夹杂着清新的草木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所有感官仿佛都打开了。他不禁感慨:“户外运动,真是美好的事。”

这场马拉松源于偶然间的交谈。一位坐轮椅的顾客,正与同行的朋友谈论跑马拉松的趣事。彭小龙心生好奇,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也可以跑马拉松么?”

顾客爽朗地笑:“你也可以跑的呀!”彭小龙没多加思考,立马答应:“那我也去报个名!”

朋友问他怕不怕,他大大咧咧地表示,失明30多年,早已不会崴脚,“上下坡我都能感觉到。若是前路有沟,需要您提醒一下。”

彭小龙坐车时,若天气晴朗,总喜欢让师傅开快一点,他喜欢听风拂过耳边的声音,更喜欢那种超越的快感。因此当他在赛道上奔跑,听到旁边啦啦队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听到志愿者不经意间说“我们又超越了一位跑友”,彭小龙内心就忍不住雀跃欢呼。

跑完6.2km,彭小龙腿脚酸痛了三四天。他意识到,自己长期缺乏锻炼。

推拿店一般中午以后才陆续有客人来,包括彭小龙在内的推拿师都习惯晚睡晚起。他们为别人舒筋活络,自己颈椎、腰椎却有伤病。工作闲暇,他们喜欢坐着或躺着听音乐、小说,很少有户外活动。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都出现“三高”症状。想出门运动,却因看不见,不敢迈步,害怕受伤。

彭小龙在推拿店接听顾客电话

彭小龙的眼睛有光感,但实在微乎其微。他甚至不能看到面前人或事物的轮廓,只能大致感知到其存在,更别说斑斓的色彩。

“眼睛不好,我更应把身体养好,而跑步就是最简单的方式。”彭小龙说,跑马拉松让他的生活逐渐变得有规律。

因为备赛,彭小龙每天早起,到小区的健身区域吊单双杠,然后热身慢跑1个小时左右。推拿馆开业时,若客人较少,他就近爬楼梯,增强体力。他还鼓励店里的推拿师一道锻炼。

奋力跳出生活的“井”

失明是渐进的。

彭小龙是四川广安人,年少时常骑行于山道。随着年龄增长,彭小龙的视力不可挽回地极速下降,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逐渐变小,树林和村庄渐渐连成一片。再后来,屋舍之间空隙开始模糊,灯光的轮廓也不再是点状的。

他慢慢接受了如影随形的朦胧感,也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直到某天,他醒来后,天一直没有亮,隔了老半天他才明白,视力几近消失。

为帮家里减轻负担,他在当地学过编竹筐,后又离家赴贵州都匀学习推拿。

推拿这门手艺,彭小龙形容像是“落水者抓住的稻草”。学成后,他在贵阳市白云区租下60平方米的店铺,购置了2张按摩床,尝试开设推拿店。

一位顾客赞叹“眼睛看不见还要出来工作,靠自己努力由弱变强”,便为他起了店名:白云自强盲人按摩中心。彭小龙很喜欢,一直沿用至今。

2014年,彭小龙自学考试取得盲人按摩医师资格。次年,经贵州省残联推荐,他赴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盲人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就读。那时,他的推拿馆,已开设了4家分店。“手法要更新,服务要提升,管理要提高。”彭小龙认为,想要获得更好发展,不能只在一亩三分地上当井底之蛙。

彭小龙练习跑步中

彭小龙一直都有这样的心态。于是10年后,他又再次奋力跳出生活的“井”,跑上马拉松赛道。

训练不到3个月,6月16日,彭小龙就参加了2024贵阳马拉松。那天彭小龙状态非常好,不时向旁边喊“加油”的人道谢。中途跑到15公里的时候,他还兴奋地唱起了歌。

律师张玲,和朋友登山后肌肉酸疼,寻到彭小龙的推拿店。推拿中闲谈,张玲得知老板是位马拉松发烧友,但因为缺少志愿者,每周只能在周六训练,他还未跑过全马,想突破。她爽快应下:“我可以当你日常跑步练习的陪跑员!”

从那以后,张玲每周都会约彭小龙跑步,“看上去好像是我在帮助他,其实是相互的,他也鼓舞了我。”

2024东莞马拉松,彭小龙(左四)登上领奖台

在奔跑中感知各地风景

志愿者严春钢眼里,彭小龙似乎是天生的跑者。

21.0975km的半马距离,要求3小时15分内跑完。2024年6月第一次跑半马,彭小龙用了2小时16分。他进步很快,当年年底举办的东莞马拉松,彭小龙仅用1小时47分跑完了半马,获得视障组亚军,登上领奖台。

只有跑到终点,才能拿到奖牌。彭小龙总想着尽可能多地收集奖牌,像健全人收集盲盒般。

2024贵阳马拉松奖牌是苗族银饰头冠造型,一拿到手里,彭小龙就摸到了“牛角”的形状;2024上海马拉松的奖牌,有东方明珠、上海塔等上海的地标建筑的浮雕,要慢慢摸才能感知到其细节;而2024年上合昆明马拉松的奖牌可以旋转,他闲暇时总喜欢把玩……

彭小龙获得的马拉松奖牌

奖牌是荣誉,是和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还是出行的记忆。

冲向终点那刻,视障者和志愿者都有别样的获得感。而平日里的跑步训练也并不枯燥,路过花圃,志愿者严春钢形容会绣球花开放的景象;跑到林荫下,他描述梧桐的高大茂密,途经一片湿地,他又讲述起翩跹的水鸟。

从前彭小龙从未想过要去旅行,害怕自己成为同行伙伴的负担。

直到他“遇见”了马拉松。在赛道上奔跑,彭小龙也顺带打卡了各地风景。

练习跑步半年后,彭小龙前往湖南参加2024长沙马拉松。途中志愿者提醒他到了橘子洲头。江风拂面,他不禁想起学生时代诵读过的《沁园春·长沙》,原来这就是那群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的地方。

2024上合昆明马拉松赛道,途经海洪湿地、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宝丰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海埂公园等,沿途点缀盛放的冬樱花,彭小龙边跑边想象着官方宣传推文里描述的景象。跑到海埂大坝时,彭小龙隐约听见鸟鸣。志愿者告诉他,那是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的红嘴鸥,它们正在附近自由飞翔。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曹 轶 王 琰

二审:林 萌 袁小娟

三审:李 蓓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