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见别的农户都在施肥,你的心里很着急,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施肥,施什么肥?
#氮、磷、钾肥怎么搭配使用?#
看见别的农户都在施肥,你的心里很着急,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施肥,施什么肥?
到田里抓一把土:不干不湿刚好成团;小麦长势有深有浅。现在下肥还是再等等?
氮磷钾三种肥怎么搭?放哪最稳?
很多地不是“肥不够”,而是配比不对、时机不准、位置不准。
下面把“N—P—K”三种养分给他拆成比例、时机、位置三步,给到能直接照做的田间施肥清单。
一、先判断:看土、看作物、看时期
第一、先看土(pH与地力)
酸性土(pH磷易被铁铝固定,基施、入土、集中条施;可选钙镁磷/过磷酸钙。
碱性/石灰性土(pH>7.5):磷易被钙固定,优先一铵(MAP)条带深施;二铵做种肥需与种子隔3–5cm。
钾低/秸秆少:钾比例取上限;秸秆长期还田可下调钾10%–30%。
第二、看作物(偏好不同)
禾本科主粮(小麦/玉米/水稻):苗期需磷多,中后期需钾稳,氮分期最关键。
薯类、油菜等:对钾/硫更敏感,注意钾与含硫肥型。
第三、看时期(谁先谁后)
磷移动最慢→基施/种肥带为主;
钾中等→基施+中后期补;
氮最活跃→分期分次、看苗看墒。
二、配比例
下列为一般地力的大田作物参考,按亩(667㎡),最终以测土配方为准微调。
总量
氮(N)13–15 kg/亩(折尿素29–33 kg/亩)
磷(P₂O₅)4–6 kg/亩
钾(K₂O)5–8 kg/亩
三、定时机与位置
基—返(或分蘖)—拔节/孕穗三步走
基肥(播前或播时)——“打底定盘子”
配方示例:15-15-15 35–40 kg/亩 + 尿素8–10 kg/亩;
放哪儿:行侧3–5 cm、下5–10 cm条施/侧深施,覆土。
种肥带(玉米/小麦皆宜):播时在种旁做小磷带,折P₂O₅ 2–3 kg/亩,与种子隔3–5 cm。
返青/分蘖肥(调齐结构)——“弱早、适稳、旺缓”
弱苗:尿素6–8 kg/亩;干地先小水后肥/随水施。
适苗:尿素5–7 kg/亩趁墒完成。
旺苗:尿素0–4 kg/亩或后移,必要时轻镇压控旺。
拔节—孕穗/大喇叭口(关键肥)——“氮钾双管”
氮:尿素6–8 kg/亩(旺田下限),条施或小水勤施;
钾:补K₂O 5–8 kg/亩(折氯化钾8–13 kg/亩;敏感地用硫酸钾);
叶面快补(可选):孕穗—抽穗喷0.2%–0.3%磷酸二氢钾或1%硫酸镁1–2次;
穗期原则:一般不再大量补氮,防贪青、倒伏与赤霉风险。
四、总结/结语(口令式记牢)
配比口令:“N控总量分期补,P要基施到根边,K半基半拔节。”
时机口令:“基肥打底、返青调齐、拔节稳穗。”
位置口令:“行侧3–5 cm、下5–10 cm,追后小水把肥送下去。”
土情口令:“酸早深、碱带深;石灰与磷错7–10天。”
避坑三条:① 表撒等雨→改侧深定位;② 只顾氮不顾钾→拔节钾为主角;③ 穗期大氮→贪青倒伏+病害。
按这套比例—时机—位置三步法去搭配N、P、K,你会发现:同样一袋肥,用在点上,苗齐、穗壮、粒沉,增产更踏实。#小麦#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