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门洒进店铺,57岁的褚平南和她的姐妹们已经忙活开了。四人各执蚕丝被一角,默契地配合着抖动、拉伸、铺平,动作如行云流水。雪白的蚕丝在她们手中渐渐舒展,变成一床柔软蓬松的被子。“这床被子是四川客人订的,今天就得发走。”褚平南边说边利落地缝着被角,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门洒进店铺,57岁的褚平南和她的姐妹们已经忙活开了。四人各执蚕丝被一角,默契地配合着抖动、拉伸、铺平,动作如行云流水。雪白的蚕丝在她们手中渐渐舒展,变成一床柔软蓬松的被子。“这床被子是四川客人订的,今天就得发走。”褚平南边说边利落地缝着被角,针脚细密均匀。
在浙江桐乡市梧桐街道的这家小店里,一边是整齐排列的卷烟柜台,另一边则是现场制作蚕丝被的“透明工坊”。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让褚平南的小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点”,不仅让她亲手制作的蚕丝被走出了桐乡,销往全国各地,也带动了就业,让村里阿姨们的老手艺有了用武之地,一起走上了共富之路。
图为褚平南在店里制作蚕丝被。
“零售+蚕丝被”,走出经营新“丝”路
桐乡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些蚕丝被制作手艺。褚平南从小跟着母亲学得一手好手艺,结婚后却进了工厂工作,这门手艺一搁就是几十年。
2005年,褚平南接手了这家烟草零售店。“刚开始就是踏踏实实开店,虽然饿不着,但也不算富裕。”褚平南回忆道,“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外地游客在附近打听哪里能买到正宗蚕丝被,才突然开了窍。”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做蚕丝被的好手艺,又看到店里后堂还有空闲地方,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为什么不在卖烟的同时,现场制作和销售桐乡特产蚕丝被呢?
说干就干。褚平南找来几位同样手艺不错的老姐妹,购置了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在店里辟出一块区域,挂上了“现场定制蚕丝被”的招牌。
“刚开始我老伴还不同意,说我开店稳稳当当的不好吗?”褚平南笑着回忆,“但我偏不信,我觉得这一定能成。”
果然,独特的经营模式很快吸引了顾客的目光。许多顾客看到现场制作蚕丝被的场景,都会驻足观看,进而询问价格和工艺,不少人最后都会带上一床被子离开。
图为褚平南现场制作完成的蚕丝被。
坚守传统工艺,打造品质口碑
蚕丝被制作看似简单,实则门道很多。褚平南坚持采用桐乡本地优质茧,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你看这个拉扯的力度要均匀,四角要平整,厚度要一致。”褚平南一边示范一边向围观顾客讲解,“我们的蚕丝被都是手工定位,不是用胶粘的,这样更环保健康,使用时间也更长。”
正在帮忙的老姐妹张银秋接话道:“平南姐要求可严格了,有一点不合格就得拆了重做,她说不能坏了桐乡蚕丝被的名声。”
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褚平南的蚕丝被逐渐积累了口碑。老顾客带新顾客,本地人推荐外地朋友,生意越来越红火。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湖南的客人,买了一床被子回去后,第二年又特地来找我,说我们家的被子柔软透气,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一下又订了五床送给亲戚。”说到这,褚平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数字赋能,老手艺触网迎新机
2022年,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徐国杰在走访中发现了褚平南店的独特经营模式,便主动向她介绍了桐乡烟草的“香溢助农”活动,建议她尝试线上销售。
“我都这把年纪了,哪懂什么直播带货啊。”褚平南起初有些犹豫。
徐国杰鼓励道:“褚姐,你的手艺这么好,不让更多人看到太可惜了。我们‘香溢’志愿者可以来帮您拍摄和直播,您就负责展示手艺和讲解产品。”
几天之后,一批“香溢”志愿者来到店中,帮助褚平南开展了“遇见·桐乡蚕丝被”直播活动。第一次直播,褚平南紧张得手都有些发抖,但在志愿者鼓励下,她慢慢放松下来,专注于展示手艺,回答网友问题。
“没想到直播效果这么好,一晚上就接到了30多床被子订单,有的还是从东北、云南那么远的地方来的。”褚平南惊喜地说。
图为“香溢”志愿服务队开展“春蚕服务进驿站”活动
带动乡邻,共“织”致富梦
随着订单量增加,褚平南需要更多人手。她首先想到的是村里那些同样有手艺却无处施展的中老年妇女。
“我开始叫了三个老姐妹来帮忙,后来订单越来越多,现在固定有六个人在这里工作,旺季还要再请几个临时工。”褚平南说。
今年62岁的王琴芬是其中之一,“之前在家带孙子,整天没事做。现在来这里,既能赚钱,又能和老姐妹们说说话,日子充实多了。”
褚平南不仅提供就业机会,还鼓励有条件的姐妹自己开店经营。“有好几个以前在这里帮忙的,学会了经营方法后,自己回去也开了小店,我都支持她们。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嘛。”
在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的帮助下,褚平南还参加了“乡村振兴·助农帮扶”活动,与其他农业经营者交流经验,共同推广桐乡特色农产品。
图为褚平南在村里招募的得力干将
小被子“织”出大未来
如今,褚平南的店铺每年能卖出几千床蚕丝被,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但褚平南并不满足于此,她还开发了蚕丝枕、蚕丝睡衣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桐乡蚕丝被的好。”褚平南说,“我准备把店面扩大,专门辟出一个体验区,让顾客亲自尝试拉蚕丝被的乐趣。”
回望这些年走过的路,褚平南感慨万千:“人家说五十退休享清福,我是五十创业忙得不亦乐乎,但看着一床床被子从我们手中做成,发往全国各地,带着桐乡的温度进入一个个家庭,这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夕阳西下,一天的忙碌接近尾声。褚平南和姐妹们收拾着工具,清点着当天的订单。“明天还有广东的客人要求订十床被子,咱们得早点来。”她叮嘱着姐妹们,脸上不见疲惫,只有满满的干劲和希望。
小店里的一床蚕丝被,连起了传统与现代,连起了农村与城市,更连起了褚平南和乡亲们的致富梦。在这条路上,年近花甲的她脚步依然坚定,正如她所说:“只要手还能动,心还热乎,这蚕丝被就要一直做下去。”
来源:东方烟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