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一位美国人拍摄的广西!当时的广西,竟然如此壮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20:00 1

摘要:广西,位于广东以西的华南地区,南临北部湾,境内多山。珠江横贯东西全境,汇聚广西南北两岸的河流,成为了我国水流量第二多的一条大河。

八山一水一分田,孕育狼兵护中华。

广西,位于广东以西的华南地区,南临北部湾,境内多山。珠江横贯东西全境,汇聚广西南北两岸的河流,成为了我国水流量第二多的一条大河。

刘三姐的歌声,在十万大山回荡;金田和百色起义,让我们从黑暗中一步步迈向光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海内外的游人。

1929年,一位叫做毛威林的美国传教士,踏上广西的土地,他在广西多年的生活中,拍下了许多罕见的广州老照片。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90多年前,毛威林镜头下的广西吧!

△1930年,珠江边的一艘轮船,船一侧的人们,排成长队,等待着小船陆续把他们接到岸上。

△桂林阳朔的山水,一艘帆船,游弋在清可见底的漓江上,江边的山峦,犹如一根根竹笋,拔地而起,错落有致,船只像是在画中游。

△站在桂林永福县的凤山上,俯瞰永福县城,洛清江和西河,在这里汇合,这座山水小城,风光无限。

△1930年的玉林古城城墙,不愧是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连城墙都是那么的秀美壮丽,隔着城墙的垛口,就可以看到,玉林古城里的古建筑和葱茏的树木,城墙外面,是遍布水田的田园风光,美轮美奂。

△1930年,位于玉林市容县的开元寺,位于容县绣江河边,规模庞大,照片中这座三重檐的高大楼阁建筑,十分壮观。

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开元寺,后来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我们有幸还能在这张老照片中,看到开元寺当年的风采。

△玉林市容县绣江上的景色,当时绣江上没有桥梁,只能坐着摆渡船过河。

△1930年,容县绣江河上,竟然用一艘艘小木船,排成了一座水上的临时浮桥,那时的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智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1930年,容县绣江上的南门桥。这座桥,是用一根根小木头做桥墩,用木板做桥面,只容行人通过的一条小桥。

△毛威林在容县传教期间,给当地孩子照的一张合影,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样子,十分可爱。

△毛威林来到一位教友的家里,给他家的小孩子,拍下了这张照片。孩子戴着毛线帽子,一笑露出了酒窝。

△1930年代,容县乡下的一户人家。正值丰收时节,村民的屋子前面,放满了收割来的庄稼。

△容县郊外,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玉林当地的一位中年男人,看这一身行头,就知道是当时的一位有见识的人。

△1930年的梧州古城远眺,古城依山而建,珠江水从古城穿过,江面上遍布船帆,是一处依山傍水的胜地。

△1930年,梧州古城河面上的一座浮桥,这种用木船连成的桥,现在虽然看不到了,但是在以前很常见。

△梧州珠江边的风光,大树下面停泊着木船,江水悠悠,美轮美奂。

△1930年,贵港市平南县的货船码头。码头上修建着成排的高脚屋,十分壮观。珠江码头上,一艘艘木制货船,多得数不清。

△平南县的一位小伙子,他挑着两筐货物,赤着脚走在山间,十分精壮,笑容和蔼。

△平南县乡下,一位中年男人,坐在水塘边的水车上,望着远处的山峦和山脚下的村庄出神。

△平南县城内的一条街巷,街道上铺满了砖石,两侧也都是砖石砌成的房子和城门。

△毛威林把自己开的车子,停在了平南县的一处空地上,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看个新鲜。

△1930年,平南县的一片修道院,当地的人们,在毛威林的帮助下,学习到了一些文化知识。

△平南县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几个孩子。

△毛威林拍摄的平南乡野风光,拍摄的位置,在这块木牌上,已经写的一清二楚。

△当时平南县乡下的一户人家,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当时广西平南乡下的房屋特点。

△1930年,平南县郊野中的一座野寺。

△1930年,贵港市平南县的5位瑶族男人,他们对照相这件新鲜事,感到很开心,还精心打扮,专门用布做了一道幕景,很有意思。

这一张张90年前的广西老照片,记录了旧时光里,广西各地的山水人文,古城古建,城市乡村,带我们领略到了,大美广西以前的风光。如今的广西,已经变得更加的美丽,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来源:老照片拾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