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选举要求曝光,4类人优先当选,村民不解:为什么是他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07:43 1

摘要:最近,不少农村都在传今年村干部选举的新政策,有些人人可能优先上任。消息一出,有人叫好,也有人不服。为啥是他们?他们真能带村民过上好日子吗?

最近,不少农村都在传今年村干部选举的新政策,有些人人可能优先上任。消息一出,有人叫好,也有人不服。为啥是他们?他们真能带村民过上好日子吗?

2025年村干部换届,这4类人“插队”上位?

根据最新政策,2025年村干部选举不再是“谁票多谁上”,而是优先考虑4类人:

1. 应届大学毕业生,有文化、懂技术,能给村里带来新点子。

2. 农村“活雷锋”,常年帮村民办事,口碑好、威信高。

3. 干过村干部的老手,经验丰富,知道咋跟上面打交道。

4. 村民公认的能人,说话有人听,办事大家服。

政策一出,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直摇头:

支持的说:“大学生有知识,能带咱村致富!”

反对的骂:“刚毕业的毛孩子,懂啥农村?别把咱村带沟里!”

到底该不该让他们优先?

这4类人真有本事?

第一类:大学生村官:是“高材生”还是“书呆子”?

优势:脑子活,能搞电商、直播卖货,帮农产品打开销路,而且熟悉政策,申请补贴、跑项目比老农民强。

争议:没经验,光有理论不会实干,比如某地大学生村官搞养殖,结果赔个精光,有些大学生村官待不住,干两年就考公务员跑了,村里白培养。

现实案例:河南某村来了个大学生村官,带着村民种有机蔬菜,一年增收30万;但另一个村的大学生只会写报告,村民骂他“纸上谈兵”。

第二类:农村“活雷锋”:好人就能当官?

优势:真心为村民办事,比如帮老人跑腿、调解纠纷,群众基础好,说话有人听。

争议:光顾着做“老好人”,不敢得罪人,村里大事办不成,自家穷得叮当响,怎么带全村致富?

典型例子:山东一位“活雷锋”当上村干部后,天天给村民修水管、代买东西,但村里项目一个没落地,三年后村民后悔了:“好人≠好官!”

第三类:老干部连任:经验丰富还是占着茅坑?

优势:熟门熟路,政策咋落实、资金咋申请,门儿清,而且镇里领导认可,办事也方便,能为村里争取更多福利。

争议:有些老干部“混日子”,占着位置不干事,加上年纪大了思想保守,不敢尝试新路子。

真实情况:江苏某村老干部连任三届,村里路修了、厂建了,村民夸他“稳当”;但另一个村的老干部十年没变化,村民怒斥:“就会开会!”

第四类:村民公认的能人:能服众就够了吗?

优势:在村里有号召力,比如家族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威望高了,村民们也愿意跟着干,项目推进快。

风险:觉悟不高,可能会搞“小圈子”,优先照顾自家人,没经过正规培训,不懂政策容易踩坑。

案例对比:福建某村选了个养殖大户当主任,带着全村搞合作社,收入翻番;但另一个村的“能人”上台后,把工程全包给亲戚,村民气得联名罢免。

村民最担心的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没经验,让他们管村,万一拿咱的地搞实验,赔了怎么办?

解决办法很简单,配个老干部当“导师”,避免瞎指挥,先让小项目试水,成功后再推广。

第二个问题,“活雷锋”只顾着帮忙,不能为村里争取利益,开会时加话都插不上。

关键点:既要人品好,也得有魄力,比如湖南某村主任帮村民硬刚开发商,多争了20%补偿款。

第三个问题:老干部连任,也有村民担心,在位十多年,村委会是“他的人”,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破解之道:严格任期限制,防止一家独大,要求重大事项必须村民投票,不能一人拍板。

政策鼓励这4类人,但最终还得看实际能力。村民选举时,记住这几点:

✅ 别光看学历,大学生得证明自己能实干。

✅ 别只认“老好人”,敢替村民争利益的才是好干部。

✅ 警惕“老油条”,占着位置不干事的,赶紧换!

✅ 家族大户要监督,防止变成“一言堂”。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聊聊,你支持大学生还是老干部?

来源:迈臭品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