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记与阿生的碎谈时光——岁月里面的时光(3)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7:39 1

摘要:我这儿的蚕豆才刚开花,前几天去超市倒见着带壳的蚕豆了,三四块钱一斤,看着怪得很——想来要么是去年的存货,要么是从两广,海南那边运过来的。

蚕豆花

我这儿的蚕豆才刚开花,前几天去超市倒见着带壳的蚕豆了,三四块钱一斤,看着怪得很——想来要么是去年的存货,要么是从两广,海南那边运过来的。

我是真的超级爱吃蚕豆,新鲜的,老的都不挑。

江西人叫它“老鼠豆”,川蜀那边称“胡豆”,连鲁迅笔下孔乙己吃的茴香豆,其实也是蚕豆。

新鲜蚕豆最有名的做法,得是洞庭湖的石锅带皮蚕豆,你的做法也不错,也特别鲜嫩。

蚕豆

不过油炸蚕豆我很少吃,总怕上火,炒蚕豆口味多,但不少商家会加香精甜精,还是原味的最安心,就像瓜子也得选原味的才好。

说起来,干货行当的水太深了,好像只要沾了“食品”二字,各行各业都藏着些让人糟心的事。

常听人说“做哪行就不吃哪行的东西”,想想也真是当今社会的一点无奈。

对了,前阵子我在拘留所待了九天,那儿的伙食算不上好,几乎顿顿都是“黑暗料理”。

可对我这种平时吃得不差、拘留时间又短的人来说,倒像换了种口味,居然觉得挺好吃——哪怕菜里没什么油水。

现在才明白,氛围和饥饿,真是最好的调味剂。

早餐大多是蒸得软烂粘牙的方形米饭,一人一块管饱。馒头不是每天都有,两三天一次,一人两个,室长多要几个也会给。

配菜常是早餐店那种配稀饭的萝卜干,里头混着脆黄瓜片和绿豌豆,我倒吃得挺香。煮鸡蛋更稀罕,九天里只吃过四次,一人一个。

中餐晚餐也都是米饭,每顿就一个菜:要么是拇指大的西芹煮雪菜,要么是剁得乱七八糟的烧南瓜,要么是得用放大镜找肉丝的大头菜炖肉,偶尔有白菜炖豆腐。

不过一周能有一顿红烧肉,八公分左右的方块,个头是真不小,就是瘦肉少、肥肉多。有意思的是,我九天居然吃了四次,大概是元宵节那天加餐了。

在里头没纸,只有一支签完到用的笔芯。我本来每天都用牙膏盒当纸写点速写日记,想着出来整理,结果最后一天室长(因为赌博被拘二十天)说,出去要搜身,带纸条会被怀疑传口信,严重的还会追责。

最后什么都没带出来,真是太遗憾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其实挺期待这次经历的——当然,前提是知道自己只待几天。

里头不用干活,顶多整理下内务,活儿特别少。

最“美”的差事是出去拖地、倒垃圾、加水,全拘留所一天最多只要五个人,还得是“关系户”才有资格,福利就是干活时能找地方抽烟,管够。

我也算幸运,待过两个拘室:104是过渡拘室,109是VIP拘室(我不是会员,就是碰巧见识了)。

能这么全面地体验拘留所生活,还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也算是种特别的经历了。

听着阿生从蚕豆说到看守所里面的伙食。

我说拘留所的伙食本就是粗茶淡饭,哪能指望多好。

之后我说起小时候吃的蚕豆:老蚕豆晒干存到冬天,要么炒着吃,要么泡一夜,剪个小口,炸透了撒点盐,就是那会儿最香的零食。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能买各种零食,我们小时候的零食全是自家种的农产品。

我还问阿生吃过韭菜鸡蛋汤没,说很多人都没吃过。阿生说还真没吃过,只记得我以前教他的黄瓜鸡蛋汤,特别好喝。

我说做这汤得先把水烧开,下洗净切好的韭菜(她们老家叫“串韭菜汤”),再淋上打散的蛋液,加少许盐和油,不用放味精就很鲜。

油炸蚕豆

这是我儿时的味道,现在自己也常做,没想到还有人没听过。

阿生跟我说,你可以写一篇《儿时的零食》,其实饮食也能磨砺心智,让人学会接纳新鲜事物——就像在拘留所,以前看不上的“黑暗料理”,那会儿也觉得好吃。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儿时零食,他说他带了不少过来:有茄子干(茄子辣椒剁细,拌盐沥干晒透,能直接吃也能炒)。

我说我不吃辣,阿生就说可以用青椒或者不放辣。

有番薯饼(红薯蒸熟压成饼晒干),去年阿生的爸妈做了好多,他现在还没吃完。还有酱辣椒(柚子皮和辣椒蒸熟,拌上糯米糊加盐,晒干)。

说着说着他突然觉得,这么大了还能吃到爸妈做的东西,真的好幸福。

我说,是啊,你现在还可以吃到父母做的食品是很幸福。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